攪弄風雲 太後出宮祈福的事很……(2 / 2)

這些天民間鬨得沸沸揚揚,都盛傳考場黑暗,官場腐敗,有能之士苦於沒有銀子,沒有門路行賄,矢誌而歸無法報效朝廷。

祁正有心推波助瀾,親審此案。

祁正命人將伸冤的幾人的卷宗取來,親閱他們昔日所著的論策,閱後命內侍將宗卷傳遞在官吏之間,有人麵色不善,有人驚奇讚歎。

終於台上的官員看完,有大臣率先出言:“這其中一篇文章,見解獨到,觀點和論據一針見血,提出的方法下官也覺得十分可行。”

又一官員道:“還有幾篇也是文采斐然,雖然提出的方法略帶幼稚,但以這個年齡的人來說,能有這樣的見解,已經遠超許多人了。”

既如此怎會榜上無名呢?

吏部涉事人等即刻就有人言:“恭喜陛下,看來今科能人輩出,真是我朝的福分!幾位舉子雖略輸一籌卻確實有才,若陛下愛之,可取之為官。”

祁正豈是那麼好糊弄的:“科舉選人自有規章製度,朕要的是給天下讀書人一個交代。你身在吏部,規矩懂得很,卻對選拔官員一事如此草率,你是何居心!庸碌之輩在朝為官,有能之士受欺壓迫害,長此以往,豈不是要亡國。”

“陛下息怒”

“此人包藏禍心,亂我朝綱,即刻罷免其官職,壓入天牢聽候發落。”

祁正打算來個殺一儆百,朝堂上涉事的官員一時之間人人自危。

“陛下,既如此,不如重開科舉?”有眼色的官員提議道。

“陛下三思啊,放榜結束後全國各地的舉子都陸續在回家的路上,若是現在下旨重開科舉,且不說如何把這個消息通知給在路上的人,那些家境貧寒的為了一次科舉攢了好幾年的銀錢,現在再來一次費用從何而來?賣兒賣女也不無肯啊!何況很多人還是家中勞作的頂梁柱,缺了這麼一個勞動力怕是要餓死人的。”

確實,他們說的都有道理,祁正也沒打算重開科舉。她為的就是把朝廷蛀蟲揪出來。

祁正心裡明白時機到了,沉默片刻:“沈華何在?”

“臣在”

“沈將軍,將此次科舉的所有考官及其家眷,不管男女老幼全部押入大牢,好生看管,在結果未出之前,任何人不得對其用刑。派人去將他們的府邸看守起來,一隻蒼蠅都不準進去”

“臣領命”沈華是祁正的人。

隨後祁正下旨立即著人將今科榜上有名之人悉數帶來,和本次擊鼓鳴冤的舉子一起,所有人重新評比。

五十張案牘間隔有序、整齊擺放在太極殿前。

祁政請太傅與幾位大臣協商好出一個考題,當場作答,禁衛軍把太極殿裡裡外外包圍起來,不得進出一人,所有官員也一並留在殿前,考試期間所有人的吃喝拉撒都集中解決。

從白到黑,從黑到白,時間一到,就立刻評卷,排出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