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橘貓的爪子寬大,形狀像芭蕉葉,約摸著四五個月大,叫起來聲音可不好聽,又尖又細,就是常見野貓的那種叫聲。為了呆呆可以隨意去外麵玩耍,江月房間的窗戶是常年留著一個二十到三十厘米的縫。小橘貓第一次跳進來的時候,把自己和江月都嚇了一跳,反而是呆呆一副見怪不怪的樣子。江月看著小橘貓受驚的樣子,處於愛貓的心思,她也選擇一動不動,一個坐在椅子上看著小橘貓,一個蹲在桌子上,俯視著小橘貓。小橘貓見一人一貓沒有反應,躡手躡腳地徑直走去了貓碗那大快朵頤起來,吃完就瀟灑地走了。江月擔心外麵的貓身上有病,隨後將被小橘貓舔過的貓碗清洗了一遍。貓碗是白色陶瓷做的,拿在手中沉甸甸的,一共兩隻,一隻的碗底印著黑色貓爪的形狀,一隻的碗底印著黑色小魚乾的形狀。買這陶瓷貓碗也是有緣由的。
大概養了呆呆快一年的時候,呆呆出現了黑下巴的症狀,一粒粒黑色的物質像極了人類鼻子上的黑頭。起初,通過搜索江月知道這是黑下巴了,尋求答案的時候,有網友提到塑料的碗容易引起貓咪這樣的症狀,想試著用這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所以購買了陶瓷材質的貓碗。
原以為隻是一次意外,沒想到後來小橘貓越來越勤地跳進房間裡吃東西。大概三四次後,吃飽的小橘貓開始壯著膽子探索這個家了。這個時候的江月很迷茫的,一方麵在思考自己要不要養這個小橘貓,另一方麵也想起來自己對於流浪貓的想法曾經出過的錯。
剛搬來這裡的時候,江月就注意到窗外有一隻貓媽媽帶著兩隻小貓咪在生活。貓媽媽是一隻狸花貓,看體型也就一歲多一點,兩隻小貓咪兩個月大的樣子。有時候江月會將呆呆吃剩下的貓糧透過防盜窗丟出去讓這三隻貓吃,這樣的行為沒有進行多少次,江月就發現這幾隻貓咪總是會蹲守在窗戶的下麵,隻要她露頭了,就開始喊叫。原來撒吃的隻是不想浪費,這下讓她有點煩躁了,她也終於理解了之前看到的那件事是怎麼回事了。有個女大學生愛貓,所以經常在居住的樓下喂助流浪貓,然後被同一棟樓的一位老奶奶打了,老奶奶說,貓叫起來煩人,你這樣讓貓越來越好,就會越生越多,越來越擾民。就是這個社會案件讓江月明白,喂養流浪貓也不要隨意做,救助流浪貓首要的是給貓咪絕育,先絕育後喂養,有條件的可以家養。
事情想明白了就不會煩惱了,江月自那以後便沒有再往窗外撒貓糧了。貓媽媽是最先離開的,然後是小橘貓,再後來是另外一隻小貓咪。那隻小貓咪一身全黑,性格很乖,隻要江月沒有露麵,它叫都不會叫,江月露麵了,它也很少叫,通常幾聲後看到江月並沒有撒吃的的意思,也就不說話了,蹲在那裡看著她,尾巴從後麵繞到前麵,將前爪的腳麵覆蓋住。後來走掉的小橘貓有一天突然出現,還通過跳上防盜窗從江月留給呆呆的縫進來房間,而小黑貓依舊就這麼老實的呆在外麵,還有點生氣的說了小黑貓幾次,希望它膽子大一點,因為相比於小橘貓,自己更喜歡安靜的小黑貓,可是小黑貓隻有沉默,不知道過了多久,小黑貓也不在外麵守著了,三隻流浪貓隻有小橘貓通過跳進房間繼續吃飯而還出現在江月的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