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規劃 是賣炊餅,賣炊餅……(2 / 2)

五娘回頭,看見迎兒手裡提著籃子便打趣她:“看來潘大娘管不住你,又跑出來偷懶了?”

“哪能啊?就是娘叫我出來的。”李薇附在五娘耳邊,悄悄問道,“大娘們怎麼都在街口,有什麼好事兒發生嗎?”

“你這妮子真是眼瞎,沒看見她們披麻戴孝的,能是什麼好事?”五娘這麼說著,可沒有一絲難過,“縣裡開生藥鋪的大戶家裡有個小老婆沒了,富貴人家嘛都講究一個排場,出殯需要人手,大娘們都想去哭喪,也能得點小錢。”

“原來如此!”李薇有點懵,“那大戶一定很喜歡這位……妾室吧?”她還沒見識過古代的葬禮,隻是猜測花費肯定不少,甚至想去見見世麵。

姚五娘聽了這話,語氣也故弄玄虛起來:“嗬嗬,有錢的男人哪個不是三妻四妾,六十歲娶十六歲的也不少。什麼喜不喜歡,傷不傷心的,過兩天還不是納了一房又一房……”

李薇沒空去想五娘從哪裡生出了這些感慨,她的思緒全被賺錢吸引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沒想到哭喪都可以掙到錢!”

李薇可太需要攢錢了,她一直謀劃離開清河縣,原因無他,不過是清河縣所在的京東路實在不太平,不說梁山泊起義,十幾年後的宋金交戰,這裡也是首當其衝的平原地帶,她可不想某天不明不白地丟了性命。為了實現流浪遠方的遠大理想,她就必須攢一筆私房錢,還得結交可靠的保鏢團隊。

五娘自顧自地滔滔不絕:“你來得晚,沒見過王大戶出殯,請了和尚尼姑誦經,嗩呐鑼鼓吸引了幾條街的人來看,還有唱戲的……我娘說她還是姑娘的時候,見過孫家小姐出嫁,來接親的是江南的吳家,那可是八抬大轎,小姐的嫁妝就有幾十擔,浩浩蕩蕩從城北走到城南,哎,十裡紅妝喲,她一輩子也就見過一次……”

“好五娘,你什麼都知道,”李薇露出星星眼,“你且說說,什麼門路來錢快啊?”

“嗬,那還不是殺人越貨、偷雞摸狗的勾當。”五娘不假思索。

可惜我是個安分守己的良民,李薇不無惋惜,再說她也沒有一身肌肉和武功去當劫匪。“那有沒有適合我們,呃,十幾歲的女孩來錢的路子呢?”

五娘陷入了沉思,良久才慢慢地說:“有錢人家的小姐出嫁有十裡紅妝,可我們幾輩子也沒見過那麼多錢。若是好年景,爹娘也許讓我多拿幾匹緞子、布匹當嫁妝,至於其他的嘛……”她露出一個神秘的微笑。

“彆賣關子啦!”

“你知道城西的酒樓嗎?”見李薇一臉疑惑,五娘有些得意,“看來你還不清楚……那裡都是十幾歲的姑娘,從小當作金枝玉葉養大,從小學些彈唱梳妝……”

李薇露出我懂我懂的表情,點點頭:“我明白了,你說的是歌女?”她很理解,畢竟戲曲裡的風塵女子確實蠻有錢的,什麼賣油郎獨占花魁、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她們命運悲慘,隻能用自由和尊嚴換來金錢。

“不,我說的是那些牙人。”五娘被她打斷有些無奈。

歌女賣唱得有恩客捧場,羊毛出自羊身上,那些尋歡作樂的人才是有錢人。這個時代買賣奴婢的現象很常見,美貌多才的女子往往會成為目標,賺取中間暴利的便是所謂的牙人。李薇記得,隔壁的王婆也對此有所涉及。

有些下層市民“不重生男重生女”,專門培養女孩子才藝,以期把她們“送”進大戶人家,最差的是當廚娘、使女,好一點的當琴童、書童,最好的當然是成為妾。當然了,女孩們的青春換來的銀子,是到父母手裡,還是女孩手裡,還不一定呢。

“這這這……發的是斷子絕孫的昧心財啊!”饒是她做足了心理準備,也沒想到灰色產業會如此猖獗。李薇覺得,自己的生財之路還沒找到頭緒就無影無蹤了。“看來隻能女承父業賣炊餅了。”

五娘聽見嘲笑她:“彆傻了,我們女子總是要嫁人的。你該想想怎麼攢嫁妝,將來才不容易被婆家欺負,哈哈哈哈!”

“我才多大,小學剛畢業就要考慮結婚了?救命……”李薇從未想過在這個時代嫁人,這不但意味著此生在清河縣蹉跎,把自己置於朝不保夕的境地之中,更要迫使她融入當地的民風民情之中,而她是無論如何也不願將就的。

她打了個哈哈,逗起了路邊崔大嬸家的貓。小狸花發出嗚嗚的叫聲,差點咬了她一口。於是,在崔大嬸凶狠的注視下,五娘拉起李薇的手落荒而逃,一口氣跑到紫石街才停下。

“明天見!”李薇笑嘻嘻地越過籬笆門,神經突然緊張起來——她是不是回家太晚了?潘金蓮都已經放下簾子了,“完了,又要被後媽罰。”

出乎她的意料,繼母的心情似乎很好,李薇通過桌上的點心大膽猜測,潘金蓮應該是剛去拜訪了王婆。“看來家庭主婦還是要多出出門,多社交一下呀!”

她潛意識裡好像發現一些不對勁:“算了,不重要了,明天再想嘛。”

在她忽視的時間裡,命運的齒輪緩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