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葉縣長心情不好。
王小豆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想陪他散散心。
可一個女孩子,主動去邀約男士,有點那啥吧。
彆人會怎麼議論?
說我貪圖他的權力?
說我行為不檢?
在學堂的辦公室裡,他們宛若心意相通的情侶。
如今放了暑假,彼此又成了陌路的生人。
無音無訊。
全無瓜葛。
可惜小豆端莊有餘、活泛不足。
更兼缺乏開解的經驗,苦思冥想,竟不知道如何著手。
在情感的世界裡,往往有一條鐵律。
那就是——誰主動誰輸。
他都不理我,憑什麼要理他?
但敵不住心下喜歡。
豈願錯過?
尋思如今的葉之秋孤寂無助,正該是自己出現在他身邊的時候。
握握他的手,暖暖他的心。
告訴他,哪怕是被全世界叛離,至少你還有我。
這個理由不錯。
暗暗給自己加油打氣。
於是匆匆吃過午飯,細細梳洗一番,假裝去辦公室取書。
女主終究沒能忍住。
可,這不就是我們所期望的愛情模式嗎!
世間大凡能忍住的情。
至少都不純粹。
你認可嗎?
進了辦公室,小豆坐下不走了。
隻透過窗戶,密切關注著後院的動靜。
落紅易逝。
靜守時光。
半晌之後,葉之秋走了出來。
小豆迅速將書捧在手裡,快步奔出小洋樓。
就不用撞個滿懷了。
不把人撞傻,就會撞穿越。
偶遇就行。
看到王小豆,葉之秋露出驚訝的神色。
“小豆,都放假了,你還來學堂乾什麼?”
小豆攏攏頭發:“課本忘記在辦公室了,這不來取回去,好好熟悉熟悉。”
“挺用心啊,看來當初聘請你做先生簡直是明智之舉啊。”
“謝謝誇獎,葉縣長你這是去哪?”
“隨便轉轉。”
“哦——”
兩人自然結伴同行。
出了縣政府,站到清酒續門口。
街上行人稀少。
偶有雞鳴狗吠之聲。
陽光斜照著門楣之上的牌匾,金字熠熠生輝。
“清酒續”,葉之秋雙手背在身後:“這名字,挺有詩意。是‘酌一壺清酒,續一杯離愁’的意思吧?”
“你的解讀,可能也對。”王小豆貯立一旁,含情脈脈地看著他。
葉之秋望向小豆:“怎麼是也對,難道還有其他出處?”
四目相對。
會心一笑。
“當年家父與母親新婚大禮,遠近詩友前來道賀,留下‘鳴琴桐心結二好,瑤台清酒續三生’的名句,舉座皆驚。為了永作紀念,父親就用了‘清酒續’三字做了店招。”
“瑤台清酒一目了然,這鳴琴桐心有什麼典故?”
小豆笑著調侃他:“你該不會認為是青龍縣漫山的桐子樹吧?”
“春風桃李、秋雨梧桐,應該說得是梧桐樹。”
果然博古通今、胸有丘壑。
小豆點點頭。
千鈞玄鐵鑄劍,十年梧桐製琴。
“嶧陽孤桐”以製作琴瑟而聞名,曾作為貢品進獻大禹,大禹治水成功後,心情大悅,以此琴奏樂慶賀,聞之似鶴唳鳳鳴、萬古奇絕。
從此以後,無琴不梧桐。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在常熟所築的“梧桐園”,就取名“鳴琴川”。
而將梧桐製琴推崇到極致的,便是“焦尾琴”的故事吧。
說是三國蔡邕經過吳地時,遇見一挑夫在江邊燒火做飯,燃燒的木材在烈火中的劈啪作響,聲音驚動了蔡邕,他聽出來是塊良木,趕緊上前細瞧,發現正是塊老桐木,顧不得燙手立刻就從火中抽取出來,熄滅了火,懇求挑夫賣與他,挑夫爽氣,直接送給了蔡邕。
蔡邕回去將這塊梧桐木裁成一張七弦琴,果然音質美妙,舉世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