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進度26% 亂燉(1 / 2)

檢格這周末還是決定去一趟檢家,縱使心底千萬個不樂意。但想了想要是把檢易維徹底氣壞了,到時候遺囑不寫她名那可咋辦?這老頭兒有錢呢,也不能完全得罪透了。

決定好要去的這幾天檢格就心情不好,表現在她時不時的就得歎一口氣,而且看哪哪都不順眼。聿彌在旁邊呆著,提心吊膽的,就怕檢格看自己不順眼也像剁大骨棒似的給自己來兩刀。

上回熬完的湯底冰凍起來天天拿一塊出來用,這周倒也見了底,得熬點新湯底了。檢格現在的湯底都是用的牛骨豬骨和雞骨架一起熬製,冰箱裡還有一塊大牛尾巴和三個雞骨架,去菜市場買點新鮮豬筒骨就夠了。

買筒骨的時候還是聿彌下的定論,這小子真是神了,上來就能挑到一塊最好的。肉質緊實不說,拿回家剁開一看,骨髓還飽滿呢。怪不得老板神色複雜呢,弄不好是打算自己留著吧?反正當時聿彌是在邊角旮旯裡找出來的。

檢格一邊剁骨頭剁得哐哐響,一邊唉聲歎氣。歎得聿彌這心裡七扭八扭的,實在沒忍住開了口:“要不你就不回去唄?總不能把自己給愁壞了吧。”

“唉,我是真不想回去。但是我總得做點表麵功夫,總不能跟檢易維直說老小子你把遺產給我留好吧。”檢格收拾完筒骨就放一邊泡去血水,旁邊還有一盆牛尾骨和一盆雞骨架在泡著。

比起焯水,檢格覺得提前一晚上泡掉血水直接熬煮更能保留那股子肉鮮味道。隻是需要熬煮的時候小心且完整地撇掉僅剩的那點浮沫。

骨頭先泡著,檢格看聿彌坐在一邊老老實實穿串串,燈光下那眼睫毛在眼下投出一片陰影,一眨一眨的像蝴蝶。

最近晚上關店都挺早,天慢慢冷了以後人都不愛晚上出門,多數是點外賣。小縣城其實就是這樣,說好聽了叫不慌不忙,實際點說就是客流量小。但是檢格這地段幫了大忙,靠近學校,學生的錢啊那是最好賺的。

“我最近都沒看賬單,怎麼樣啊,咱們這幾天賺了還是賠了?”檢格心確實是大,剛開業那幾天還記得能翻翻賬單算算營業額,這幾天完全不翻了。一是因為懶得動腦子算,二是自己心裡也沒底,怕賠錢。

“賺了呀,當然賺了。你看哈,我們店麵裡來的人雖然少,但是點外賣的很多。一單外賣扣去平台的那些亂七八糟的費用,大概能賺1/3。尤其是我們每一串的成本都控製得特彆好,外賣定價比店裡稍微高了那麼一點點,但也在他們能承受的範圍內......”聿彌一邊用切成條的豆腐皮卷金針菇,一邊口算給檢格聽。

檢格一聽聿彌那算式,腦瓜子直嗡嗡,此刻腦海裡浮現了那句廣西老表的話:“丁又丁不懂,鞋又鞋不費,洗了蒜了(聽又聽不懂,學又學不會,死了算了)”索性擺了擺手,表示自己回樓上做飯去了。

聿彌正算的起勁呢,一看檢格那表情頓時收住了聲音。哎呀,忘記格子最討厭算數字啦。隻好收聲,繼續穿串。

要說出去可能沒人敢信,檢格這店照這麼個趨勢下去,每個月賺的錢是檢格當時在A所一個月工資的兩倍還要多。這下不隻是檢格想的不至於餓死的地步了。

做餐飲其實並不是最賺錢的,聿彌聽苗婺說這條街上原來有一個開理發店的小劉姐,人家好幾年前就攢夠錢去大理買了幾套房開旅館去了。原先那理發店叫啥名來著,戰旗?好像是,聿彌在心裡暗暗回答。

但是這隻是往好了算,往不好了算,檢格還不知啥事能回本呢。

檢格卻沒想到聿彌那麼深,她這會正跟那擇扁豆角呢。手裡這一小把扁豆角是今天去菜市場買豬筒骨順手買的,顏色不一,有綠的有紫的還有綠色紫色相間混搭的。個個飽滿,檢格一看就知道是自己家種的。

一問果然是,老爺子自家牆上爬的,實在吃不完了,尋思來擺個小攤看看能不能賣出去。

檢格索性在豬肉攤位上又買了一塊小排,選的都是帶著點脆骨的。今晚吃東北名菜--亂燉。和鐵鍋燉不太一樣,亂燉還得更豐富一點。

檢格在冰箱冷凍層裡掏出上回趕早市買的西紅柿,挑了個大的,放到水龍頭下衝。西紅柿凍過後會更好吃,而且更方便剝皮。一炒就出湯,炒起來更有“柿子味兒”。

土豆削皮切滾刀塊,檢格本來想學姥姥直接拿刀往鍋裡锛,奈何技術還是不太行,差點沒把指甲蓋子削裡。豆角也不用切,反正本來也不大。

哢哢切著蔥花呢,那邊水開了。這小排沒時間泡血水了,還是得焯一下水。涼水放排骨,加入切好的薑片和一瓶蓋子黃酒。再就是等水開後拿個漏勺慢慢把浮沫撇淨,直到排骨變色不冒血沫子就行了。拿出來放盆裡用溫水把表麵的雜質洗乾淨,就可以備用了。

蔥薑蒜量得夠,爆鍋才能香。蒜拿刀拍一下,皮就開了,方便又快。

檢格覺得東北這種燉菜特彆適合打掃冰箱裡的剩菜,就說自己手裡這茄子吧,這還是上回買菜人家墜上的。墜,類似於添,北方菜市場的老板經常會以菜代錢,省個塊八毛的這都不是啥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