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素在自己的獨立辦公室裡忙碌著,剛結束會議的她都沒有什麼停歇的時候,培訓時間是一個小時,但準備時間可遠不止這些。和她同級彆的人甚至會安排自己身邊的小年輕做個PPT,寫個發言稿,自己隻要再審核一下就可以了。美名其曰誰不是從小年輕的時候過來的,薑素聽到這樣的話,通常就是一笑而過,不接話,也不反駁。其實大家都知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但偏偏當看到彆人在使喚新人之後,自己也會手癢癢,這麼好減輕自己壓力的機會為什麼不用,甚至找個借口,年輕人就是要磨煉的,磨煉什麼呢?磨煉做課件的技巧嗎?
薑素在剛上班那幾年確實是在被不斷地消耗中度過的,漫無止境的做課件,寫教案,開課,組裡大大小小的課都讓她開了一遍,因為她是最小的,因為最小的都是這樣過來的。薑素捫心自問了一下,這些年對她的職業生涯究竟有沒有幫助,回答當然是有的!可以將自己的棱角磨滅掉,可以在不斷的開課中開課後學會怎麼應對領導的提問,她也知道自己穿什麼衣服才是最上鏡的,錄了一個又一個的視頻。但付出的代價是什麼?是幾乎沒有休息的每個周末,年輕人的大好時光奉獻給了教育事業。
在市一中,隻要熬個幾年,就能在市裡嶄露頭角。這是學校的軟實力,其實也是教師個人實力的象征,能進市一中的老師無一不是精英中的精英,全市最好的一所學校,自然要配全市最優秀的老師。薑素就是這樣的,名牌大學畢業,即便自己不是師範生,也可以靠自己的學術論文,獲獎信息來爭取這個職位,市一中的孩子需要的從來都不是老師勤勤懇懇地站在講台上教學科知識。這些最基礎的課本內容,他們完全可以自學,甚至學得比教材裡教得更透徹,這所學校的學生目標都很明確,有的孩子一進來之後就已經定下目標,或進入全國的最高等學府,最優秀專業,或出國留學,海外深造。這些不僅僅要的是學業成績,更要的是比賽獲獎,科研成果。所以市一中在挑選教師的時候,方向自然與其他學校是不同的。
薑素在彆人的眼中很溫柔,上課時語速不快,輕輕柔柔地對著麥克風講話,一開始那幾年聲音真的很輕,這些年許是放開了些,聲音相比較之前倒是有些中氣,也可能是年紀上去了,聲音也是會變的。
薑素對比了自己以前和現在錄播視頻發現,確實不太一樣了,如果說薑素為什麼能出類拔萃,其實在溫柔的外表下,她信念感十足,或者說有時脾氣也拗得很,自己上完的課錄過的視頻她會反複地看,然後改正自己的上課姿態,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因為自己不是師範生,比起科班出生的老師,總會缺點職業素養,那就勤能補拙,薑素也正是因為這樣,不浪費自己一絲一毫的機會,飛速進步著。
今天薑素還要修改自己的書稿,上班第十個年頭,她已經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工作室的成果多種多樣,有課題研究,有課程編寫,有教育教學,當然如果努努力,很多工作室還會自己出書,薑素就是其中的一個,要做就要做最好的,要麼就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