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歸故裡 陣咳嗽聲從房間中……(2 / 2)

癡男怨女 不知取啥名的B 2935 字 10個月前

“我死後,不要讓任何人來祭拜我。我不想冠以大燕丞相的名號死去。我倦了,我真的好累。我希望每年清明的時候,你們給我帶三朵菊花、一壺碧螺春就好了!”

說完謝晏清又看向茯苓,帶著愧疚地說道:“茯苓啊,我虧欠你良多。我死後,我在京城所有的店鋪就給你了,地契在我書房的書桌靠右第三個抽屜。你把它們買了吧,拿著錢,去遊山玩水,過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吧。要是遇上良人,就成親吧!一個人太孤單了!”

“老爺,你說什麼!要不是你,我早就死在了那吃人不吐骨頭的深宮中了。你救了我,我就算用儘一生來償還都不夠啊!”說完,她向池魚跪下,雙手拉著他的衣袖,哀求道:“先生,您是大燕神農,是扁鵲轉世。我求求——您了,再想想辦法吧,——救救我家老爺吧!我求求您了!!”茯苓一遍又一遍地向池魚重重地磕著頭,不斷哀求道。

“茯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是天定的命數。師兄已經儘力了,彆再為難他了。聽話!起來吧!”謝晏清看著茯苓不斷地哀求、磕頭,心疼地說道。

茯苓還是一遍又一遍地磕著頭。仿佛隻要謝晏清可以好起來,就算磕上千遍萬遍,磕到遍體鱗傷、頭破血流,她也心甘情願,在所不辭。

“茯苓,快起來!就當為了我,起來吧!”謝晏清說道。

池魚實在是不忍心看到茯苓這副樣子,便點了她的穴,讓她昏睡了過去。

“晏清,抱歉!這種情況下,我隻有這種方法讓茯苓冷靜了。”

“沒事!師兄,你能扶我到書房嗎?我想給聖上寫封奏疏。”

“好”

陛下親啟:

宦官之亂,已過數年。而今天下,海晏河清,歌舞升平。舉目望去:四海之內,莫非皇土。目光所至,四方蠻夷,莫不臣服,全仰仗於陛下之聖明也。陛下,從善如流,知人善用,精於朝政,數十年如一日。此乃江山之幸,百姓之福也。臣幸與陛下相識於年少。時,臣出生草芥,懷才不遇。感,陛下慧眼,識臣於細微之中,使臣不至於若販夫走卒,虛度光陰於市井之中。陛下,知遇之恩,臣沒齒難忘。後,陛下榮登大寶,授臣以丞相之位。臣受寵若驚,常恐不能為陛下分憂解難為百姓謀福以負陛下之信任也。然,陛下淳厚,每以鼓勵包容以待臣,臣不甚受恩感激。

然,而今,臣大限將至。愧不能為陛下繼續分憂解難,傷情於有愧陛下聖恩。每想及此臣便死不瞑目。臣之心願乃傾儘一生輔佐陛下,常伴聖駕,看我大燕江山千秋萬代。奈何天不待臣,將收臣之靈魂。臣無限悲傷卻無可奈何。臣乃臨水一鄙人,承蒙陛下恩德,位及宰相。然,臣無驚世之功業。每想及此深感愧疚,隻覺臣不配為相。臣十八離家,至今未歸。臣之師死時,臣竟不知以至無法為師丁憂以感臣師教育撫養之恩。臣少時家破人亡,幸得老師收留,老師授臣以知識,教臣以道理。如無臣師,臣早已死於蠻夷鐵騎之下。臣竟未為老師丁憂。每念及此,臣肝腸寸斷,滿懷內疚。願陛下許臣之師兄攜臣之軀以歸家,臣願常伴臣師左右以求臣師之原諒。願陛下圓臣之心願

臣之不肖,跪求陛下原諒。如有來生,臣願有傾世之才,強健之軀,輔佐陛下。

永寧十三年寅時,大燕丞相謝晏清薨。她死前的最後一句話是:“師兄,我要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