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靄轉頭,看清那人的臉,心裡第一個念頭是:完蛋,冤家路窄。
“冤家”韓楝比她高半個頭,似笑非笑地看著梁靄:“又見麵了。”
這段孽緣還要追溯到梁靄幼兒園時期,當時梁靄天天不學習,考拚音字母算數統統不及格,性格又活潑好動,把老師們煩到頭疼,小姑娘們不願意與她這種“壞孩子”為伍,老師便把小梁靄安排和同樣調皮搗蛋的男生們一桌。
某一次和小韓楝坐在一起的時候,小梁靄自言自語把正在算口算卡的小韓楝惹得實在不耐煩,朝她吼了一聲。
這一吼好像吼出了梁靄的天性,當時這女中豪傑就用一口稀稀拉拉的乳牙,咬上了韓楝的大腿。
打那以後這倆人就一直不對付,韓楝堅持叫梁靄“小狗”,還動不動就要去醫院打狂犬疫苗。
不過這兩人小學不在一起,梁靄以為這段孽緣也就到此為止了,誰知道在這裡又遇見了。
梁靄腦海中劇情回溯,一是沉默,韓楝於是直接抽出梁靄手中的筆,寫好名字,又問:“還有嗎?”
梁靄回過神來:“藺,藺以賞,你會不會寫……”
“會寫,我又不是文盲。升學考試我考了全市第二好嗎?”
梁靄也是沒想到,當年和她“以牙還牙”的小屁孩如今居然這麼厲害,上下打量韓楝一番,忽然想起什麼:“那你怎麼不去六中?”
“我不像你,數學不夠被迫來這裡住宿,我就喜歡實驗中學。”
“哦,”梁靄悶悶地應了一聲,“那你怎麼知道我數學的事?”
韓楝卡了下殼,隨後道:“很明顯啊,你天生有數學缺陷,不是嗎?”
“……”梁靄很想跳起來打他。
罷了罷了,小狗這事有一回就夠了,穩住。
梁靄這邊運著氣,韓楝三兩筆寫好自己的名字,兩人捧著校服回寢室,韓楝問:“聽說咱們是同一位數學老師,張敬。”
張敬今年教兩個班,五班和十六班。梁靄在五班,韓楝在十六班。
梁靄對數學老師沒什麼熱情,乾巴巴地道: “好巧好巧。”
“對了,韓楝,你知道柳瑩在哪個學校嗎?”
柳瑩,就是當年“碰巧”發現她數學卷子有問題的那位同學。
“她也是前五十名,在六中。”
梁靄點點頭,沒再說話。
兩人在男女寢室的分叉口分彆,梁靄踩著夕陽的影子回到寢室,心裡有些酸溜溜的,不知作何感想。
從前的日子梁靄過的雞飛狗跳卻也順風順水,如今第一次遇到一些未曾見過的人心算計,一時啞然,不知該如何感想。
如今告彆小學生,梁靄也算個大孩子,與身高一起長起來的,還有少年躍躍欲試的勝負欲,伴著仲夏溫熱的風與蟬鳴,躁動出一個青春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