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糖(1~3) 民國26年秋,是……(1 / 2)

拾事 被中藥80 2541 字 10個月前

民國26年秋,是我第一次與唐譚見麵的時間。

那時我還在城西的街上賣餛飩湯,香氣能傳得很遠很遠,因此周圍的人很愛在我這裡吃餛飩。

1

記不清是哪一天,隻記得那天的唐譚站的遠遠的,眼睛盯著我給客人盛的湯,也不走近,就這麼看著。

我沒在意,城西街上很多流浪的孩子,偶爾也會有一兩個來向我討湯喝。

直到快要收攤時,我看到那孩子還站在原處,見我看過去,便準備離開。

我叫住她,問她要不要吃碗餛飩。

她一愣,隨即搖頭:“我沒錢。”

我擺擺手,告訴她我這裡大概還剩下兩碗的分量,這個時間點幾乎不會再有人來買了,我一個人也吃不完那兩碗。

她便也不遲疑,坐下,我給她盛了一碗。

她雙手接過,“謝謝。”

她身上的衣服很舊,但洗的很乾淨,她的眼睛很亮很亮,和任何一個來向我討要餛飩湯的孩子都不一樣,帶著我身邊所有人都沒有的生氣。

我便也給自己盛了一碗,在她對麵的椅子上坐下。

我看著她將最後一口湯喝下,將碗輕輕放在桌上,一臉饜足。“很好吃!”

吃飽後她的心情似乎變得很好,話也多了起來:“我叫唐譚,老板姐姐,你叫什麼名字啊?”

我也把空碗放下,“我叫謝梅。”

我的名字是我父親所取,他曾經是個秀才,說是因為我出生那一天門口的梅花正好盛開,所以給我取名“梅”。

“梅?是‘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梅’嗎?”她歪著頭,認真地看著我。

“是。”我低眉,我並不知道她所說的“梅花香自苦寒來”是什麼意思,但“梅花”我總是知道的。

父親從未教過我認字和學詩,他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在我未出世時曾教過兄長學詩,但在我出生那年,清政府的被推翻,科舉考也隨之取消,兄長便沒再學詩了。

唐譚用力點頭,露齒一笑“那我以後叫你阿梅姐姐了。”

我還沒來得及答應,她便起身將桌上兩個碗還有領桌上的幾個碗一並收走,放入我用來洗碗的那個木盆,又將掛在一旁的那塊擦桌布浸水打濕,走過來要擦桌子。

我連忙阻止,想搶過那塊布,她卻閃身躲過我,細致地擦起桌子。

從前任何一個來討要餛飩湯的孩子,無論高矮,無論大小,都不會幫我收拾攤子的。

唐譚看著不過七八歲,卻堅持要幫我收拾,嘴上說著自己沒有錢,不能白吃白喝又不做事。

我有點詫異,便也不再阻止。

2

之後的一個月時間,她時常過來,有時帶了錢,有時沒有,但每次來,都會和我一起收拾攤子。

這樣持續到那年的深秋,那天下了雨,雨很大,大抵是要轉季入冬了,我獨自坐在支起來的攤子下,想著今天客人應該會很少了。

街上已經沒什麼人,萬幸這天我見天色昏暗,便沒準備太多餛飩。

我準備等雨勢小些便收攤回家,便將東西都收拾好,隻留下一個碗和一雙筷子,我想等等唐譚還會不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