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得有班主任,每個班得有個第一責任人。
今天報名的時候,一個班由四個人負責,咱們支教時間前前後後加起來恰好是四周,一人當一周班主任,班主任有權安排其他三人的工作,這周的班主任就讓今天負責報名登記的隊員來,他們最熟悉各位學生的報名信息,大家覺得可以嗎?”
眾人都沒有異議。
於是,路池就這樣成為了高班第一周的班主任,突然感覺肩上的擔子變重了。
下午的時候,明顯被點為班主任的隊員,對前來報名的學生的情況更加上心,王宇對這一改變十分滿意。
正是因為上午他發現了四人主次不分不好。
高班還好,路池自然而然地起了個領頭羊的作用,對四人的工作起了點統籌協調的作用,但是畢竟沒有明確放話以他為主,還是有點束手束腳的。
小班有他在,也有個主心骨。
中班就完全沒有一個總負責人,雖然中班沒出什麼狀況,但明顯能看出來效率低下,所有人都覺得自己是“次”,遇到任何非常小的狀況,下任何決定,都要四個人聚在一起說一遭。
現在有了班主任,每個班的辦事效率都高了很多。
路池也有這種感覺。
上午的時候,他說話都是用提議,而且一般是出現狀況了才會提議。
比如說提議陳升半小時去學生宿舍送一次行李是等到陳靜空等了一小時後才說的。
而現在,他當了班主任,首先,對於一些事情他會考慮得更加全麵,然後在事情的開始就直接跟其他人說怎麼操作,這樣明顯比上午工作起來更加順暢。
下午的工作整體是比較高效和諧的,最大的困難大概就是下午兩點到四點的太陽了。
雖然對比其他省份,G省的夏季已經算溫和的了,但是整個下午都坐在外麵曬著,曬到最後,眾人就像缺水的野菜,沒精打采的。
坐在教室裡的孩子們對於陽光則是完全不同的感覺。
陽光是童趣的來源。
下午時分,太陽斜照進來,有孩子偷偷拿出自己撿到的碎鏡片反射陽光。
江細坐在玩鏡子的同學側前方,手裡正翻看著寓言故事書,這是下午一上課,講台上的陳茜姐姐發的。
她翻了兩頁就感覺有些無聊。這些故事並沒有吸引到她,甚至讓她覺得,還不如像上午那樣讓大家自己玩。但沒有其他事情可做,隻能百無聊賴地翻看著。
已經看了兩節課,正無聊著呢。
玩鏡子的小孩玩嗨了,反射過去的亮點從教室頂部迅速往下,恰好射到了江細的眼睛。
江細用手一擋,眯眼看過去。
就見3組的李箭手裡拿著塊碎鏡子,心虛地看著她。
江細早就不想看手裡的這什麼寓言故事書了,她看李箭心虛的模樣,向他伸出了手。
李箭起初不願意給,江細堅持伸著手,看著他,又用嘴型說,“下課還你。”
心虛的李箭最終還是忍痛割愛,把小鏡子遞給了江細,就借一節課,李箭同樣用嘴型告訴江細。
江細自然答應。下了課誰還要坐在座位上玩這個。
江細拿到鏡子後,吸取了李箭玩鏡子失敗的經驗教訓,小心翼翼地玩著鏡子碎片,保證不照到教室裡的任何人,尤其是講台上的陳茜。
看了一眼講台上一上課就低著頭,隻會喊上課、下課、請進的人,江細撇了撇嘴,心想,“估計照過去她也發現不了吧。”
不過保險起見,江細還是著重避開了講台區域。
她輕輕地用指尖撥動著桌上的小鏡片,看著牆上的亮點溜出去一大段距離。她的視線追隨著亮點,像隻興奮的小貓,樂此不疲。
於是,等路池想著最後一個小時了,應該讓大家提前認識一下他這個新班主任,匆匆走到教室時,就看到早上第一個來的那名學生支著手肘撐著頭,桌麵上攤著一本書,書上放著一塊鏡子,她正用手指頭小幅度地撥動著鏡片。
跟著她的視線,就見教室頂部有一塊亮斑點,正跟隨著她手上的動作移動著。
她的視線始終追隨著那塊亮斑點,玩得津津有味,也不知道玩了多久。
講台上,陳茜正低著頭,從他這個視角看不出來她在乾嘛,路池猜測是在玩手機。
看到這種情況,路池的臉立馬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