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和尚 月姬和冥侯也趕來了,那……(2 / 2)

[少年歌行]勿忘 封翾 3656 字 10個月前

“這也是我師傅讓我下山的目的,我師傅也曾跟忘憂大師說過,他命裡有一劫,果真……”無妄回複了理智,悶悶地說。

“魔僧?”雷無桀惑道,“既是禪道大宗,又怎會變成魔僧。”

“天下三寺,少林、白馬、雲林雖然聲名鼎赫,但是論天下禪道第一大宗,卻公認是寒山寺中的忘憂大師。據稱忘憂大師一人便修習佛家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儘通。其中尤以他心通最為不凡,來寒山寺參拜的香客隻需注視忘憂大師一眼,無需言語,便往往捶胸頓足、痛哭流涕,最後大都哭暈過去,醒過來後便大徹大悟,忘卻凡塵瑣事。”

“這麼厲害?都不用說話?”雷無桀驚歎。

“據說他心通修煉至極致能一眼看透人的內心,也能改變人的內心,無需言語,便能以佛法度人。”

無禪點頭,目光卻忽然變得凜然:“這位公子說得不錯。可我收到來信,護送師弟的隻有雪月城大弟子唐蓮,你二人是誰,信中卻並未提及。可否告知一二?”

“我?我不過是一間小客棧的老板,客棧雖小,趕路來去的江湖人卻多,這點事江湖上怕是早已傳遍了。而這位雷公子欠了我一筆錢,他正要趕往雪月城,我怕他賴賬便隻能跟上了,誰知路上遇到了唐蓮。本以為就此可以省去很多麻煩,卻是差點丟了性命。”蕭瑟輕輕歎了口氣。

“蕭瑟你還沒講完呢。既是那麼厲害的佛道大師,又怎麼變成魔僧了?”雷無桀插嘴道。

蕭瑟望了無禪一眼:“我可以說嗎?”

沒等無禪開口,“我來講吧。”

無禪點點頭,“也好,我們也算得上半個同門。”

“什麼半個同門,講什麼冷笑話。“忘憂精通佛門六通,且佛法高妙,以至於寒山寺雖隻是一座小廟,但香客卻是絡繹不絕。可是就在兩個月前,忘憂在一次接見香客之時忽然瘋了。”

“瘋了?”雷無桀瞪大了眼睛。

“忘憂忽然一躍而起,竟將寺廟中持國天王尊像上的七尺木劍拔了出來,將麵前香客的頭顱一刀砍了下來。”

“什麼?”雷無桀倒吸了一口冷氣。

“大殿之外的香客見到此番情景,頓時嚇得轉身就跑。可忘憂竟追了出來,他本是武學大師,持劍追出殿外,手中長劍揮舞,當時廟中數十位香客,竟一個也沒有逃出來。護寺武僧趕來阻止時,已為時也晚,可依舊無法將其製服。最後據稱是他的嫡傳弟子趕來了,忘憂看弟子趕來,丟下了手中之劍,口中喃喃道: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之後便坐化了,屍體倒地後便成粉塵,眨眼之間便灰飛煙滅了。”

蕭瑟望了眼昏過去的無心,“江湖傳言便是這些,屍體倒地變成粉塵,聽上去就像是神怪話本裡的事,事情究竟如何,想必隻有二位大師知道了。”

無妄歎了口氣,繼續道:“傳言並沒有錯,忘憂坐化後屍體便倒地為塵,這一點倒是與我師傅一樣。但忘憂大師修的並不是他心通,而是心魔引。!”

“心魔引?這是什麼武功,我從未聽過。”唐蓮皺眉道。

無妄沒有在言語,而是看著無心。

無無禪繼續說道:“ ‘心魔引’這門武功,窺的卻不是人心,而是心魔,甚至還能讓你憶起你所忘卻的事情。但這本是佛門禁術,封在寒山寺羅刹堂中。

“一下佛一下魔的,倒是快聽糊塗了。總而言之,就是忘憂大師練功走火入魔了?”雷無桀聽得似懂非懂。

“都是執念啊。”蕭瑟懶洋洋地說道。

“蕭瑟!不可妄言!”唐蓮聞言急忙喝道。

無禪搖頭道:“不妨。九龍寺住持大覺師父也是這般說的,說師父雖不斷度人,可這次執念太深,陷入了自己的心魔。”

“你既是忘憂的弟子,卻又為何跑到九龍寺來了?”雷無桀問道。

“師弟無心跟隨師父學習佛法六通之術,而我在年幼之時,曾遇九龍寺大覺師父來寒山寺論道,他覺得我在金剛伏魔神通上頗有天賦,欲帶我回畢羅城修行。師父允了,我便在九龍寺中一住便是十二年,其間隻見過師父三次。而無妄那個時候也在寒山寺。”

無妄點點頭,“我是在無禪離開後的第三年離開的,那個時候,無心就已經跟著忘憂學習羅刹唐三十二秘術了,且我那時候就知道忘憂習的是心魔引而非他心通。我師傅領我離開那日,曾與忘憂論道三天三夜,最後我也不知結果如何,師傅隻與我說了一句話。”

“什麼話?”雷無桀問出了眾人想問的話。

“師傅說,萬物皆因果,天命之事誰也躲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