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宅(一) 因詞起疑空追憶(1 / 2)

一路上,洛嶼都不曾說話。或者說,自從景檸在山洞裡那句調笑般反問的“護駕”開始,洛嶼就陷入了自己的思緒中。

那段不該存在的孽緣,就始於那人的一句“護駕”。

約莫二十年前,□□皇帝外出微服巡遊時,在大雪天的炸豆腐攤邊見到了一個娃娃。不過五六歲的他忙裡忙外,幫著招呼往來行人,又要拿著竹筐幫著淘洗豆子。

寒冬臘月裡,他竟忙出了一身的汗,卻不見喊苦喊累或是磨磨蹭蹭地偷懶耍滑。原以為是攤主家的孩子,問了才知,是位“學徒”。

堪堪斷奶的年紀就被扔在了街上,幸得□□興辦的專門收養孤兒的育兒堂收留,才活到了現在。幾月前不知怎麼知道了炸豆腐攤缺人,過來央著他們想做學徒,每日能讓他帶回去幾份小食給育兒堂裡的弟弟妹妹們,就算做工錢。

□□聞言大喜,直說此子知恩圖報,將來必有所成。那時,與□□同遊的天師也卜了一卦,大吉。

天師親批,此子命格特殊,若得帝星照拂,必將能護衛大梁,驅散陰邪。

於是,那小娃娃就被□□帶入了宮,收為義子,賜名洛嶼。許是因為年紀相仿,□□一直將他當皇孫疼,極儘寵愛,便是太子也不免眼紅。

然而不過兩年,□□薨逝,留下的幾位皇子皆是大權在握、互不服氣,最終在約一年的手足相殘後,那時還是五殿下的先帝榮登大寶。

先帝當年因欽天監的一句不祥,和母親胞妹一同吃儘苦楚,對□□迷信的方士深惡痛絕,對洛嶼這個義弟更是不耐。

所幸,先帝還沒有喪心病狂到將不滿十歲的洛嶼推出去問斬,但也沒給過什麼好臉,不聞不問地將他扔在冷宮裡,任由他自生自滅。

也曾有人勸諫,得到的不過是先帝的一聲冷哼:“既然能為國解難,怎麼解不得自身之困?若連幾個皇子公主的磋磨都擺平不了,更何談為國效力?”

是以,在先帝有意無意地縱容下,洛嶼八歲後的日子頗為難過。十幾歲的年紀,瞧起來卻和宮中四五歲的孩子一般身形,骨瘦如柴到一陣狂風就能將他吹倒一般。

洛嶼仍記得,那是先帝登基後的第四個年頭。那年春獵,先帝不知怎得突然想起了在冷宮裡的他,遂允他同行。

他深知自己不得帝心,一再小心,卻還是被平日裡慣愛欺負他的幾位皇子盯上了。半推半綁間,他被架到了圍獵場口,麵前是匹較為矮小的瘦馬。

幸而馬匹性情較為溫和,由著牽繩的侍衛領著,馱著他繞外圍草地走了兩圈,也未讓他跌落。可就在該回去下馬時,變故突生。

馬兒不知受了什麼刺激發了狂,侍衛一時不查牽繩自手中滑落,馬兒帶著洛嶼奔向了叢林之中。

春枝斜影,落英繽紛,露水紛紛落下打在洛嶼身上。春寒料峭,他又隻穿了件單衣,伏在馬背上有些發抖,不知是嚇的還是被凍的。

忽而聽到了一陣腳步聲,還有幾個熟悉的稚童嘲弄聲,洛嶼實則鬆了口氣。應當是那幾位皇子和他們的伴讀設出的局,來看他笑話的。

稚童的惡意可怕在他們掌握不好分寸,見洛嶼始終未從馬背跌落,猶有癮未過足,隨手撿起碎石子與樹杈準備向洛嶼和他的馬砸去。

跟著他們的護衛是懂些事理的,忙攔了下來,唯恐他們準頭不足真將洛嶼砸出個好歹來。聖上雖不喜他,但礙於顏麵也不能殺他。若是真的出事,皇子們小懲大誡,他們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幾個皇子卻不依不饒,要護衛動手,好考較考較他們的武藝。

君命難為,幾個小主子一再堅持下,護衛也隻得在心中長歎一聲得罪了,便下了手。

直接砸向洛嶼,他們還不敢,隻是用石塊不斷的砸向洛嶼身旁的樹乾上,讓馬兒受驚更甚,眼見慌不擇路地就要衝出獵場。

他的意中人就是這時出現的。一身利落勁裝的少女乘快馬而來,一起一躍間翻身坐到了他的身後,聽著樹林中不斷回響的鐵器嵌入樹乾聲高呼:“護駕——”

受驚的馬兒確實安撫了下來,但這動靜也引了不少人圍了過來。自那幾個皇子將洛嶼帶出去時,先帝就知道他們在打什麼主意。

直接下令待幾人返回獵場後直接帶到王帳裡詢問,莫叫他們在外麵繼續丟人現眼。

烏泱泱一群人到禦前對峙時,洛嶼才知道自己的救命恩人竟是那位傳言中潑辣果敢的重華郡主。其父年初升任翰林院編修,母親則是聖上曾相依為命的胞妹安國長公主,聖眷甚濃。

幾位皇子自知理虧,便咬緊了她的那句“護駕”乃大逆不道的僭越之語,請求聖上降罪。

重華自然有自己的一套說辭:“林中杏黃衣袍甚為紮眼,此處離王帳又格外之近;倒是幾位殿下,聽聞護駕卻不見有所行動,又是何用意?”

這就是誅心了,情急之下認錯人尚且情有可原,他們聽聞呼救卻置若罔聞,怕才是真的大逆不道。

“我們自然知道,父皇從來到獵場便未出過帳!”其中一個年紀尚小的急於駁斥,卻落下了話柄。打聽、監視聖上行蹤,往小了說是關心父皇起居;往大了說,那就算是不輕的罪責了。

重華郡主抓住這點打蛇隨棍上,最後幾個皇子挨了訓斥,他們的伴讀被賞了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