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位網友實在,倒也知曉會死在美人的裙底下!哈哈哈!”
......
劉邦原本還一副事不關我的模樣,豆大的文字在眼前飄過,清清楚楚寫著:西漢是怎麼沒的吧!這一位首當其衝人神共憤!
他吼叫出聲,直播間插進名為泗水亭長的話:“他娘的,是叫劉驁嗎!老子打下的天下讓這慫給敗了?!”
冷月瞧著燃起的‘民憤’,適時順應民意,稍稍拓展了話題。
【同學們很激動呀,確實!月月老師也想罵一聲昏君!
若說咱們武帝大大是受奸人挑唆,一葉障目而毀了自家兒子,而漢成帝則親手扼殺。
人人都道虎毒不食子,他的後宮妃子許美人為其生下一個男孩惹得合德不痛快,這位漢成帝竟直接將親生子給掐死在搖籃中,可見其昏庸程度。
西漢末年出了這樣一位帝王也是百姓之禍呀!自然,這位帝王最後死於‘溫柔鄉’,又斷子絕孫也算報應。】
隨著天幕最後一字落下,西漢末年的未央宮中掀起不小風浪。
太後王政君領著一隊人浩浩蕩蕩闖進了趙合德宮中,彼時劉驁對於天幕之言完全沒放心上,隻是美人落淚自責,“陛下,天象所說皆是信口雌黃,定是誰瞧合德與姐姐不順眼,故意設計的一場騙局,意欲分開合德與陛下......”
她還欲狡辯脫罪,卻不想王太後氣衝衝來到,當場下令將趙合德姐妹下了獄並賜自儘。
任誰知曉會被斷子絕孫都很難坐得住吧!
王政君的舉動無疑激化了漢成帝與外戚一場殊死搏鬥的較量,所以這一時空內的西漢,外戚王莽之亂早早登上曆史舞台。
*
【斷子絕孫是一個王朝即將走向覆滅的趨向,所以子嗣的重要在曆朝曆代為穩固政權的最直接手段。
漢武帝一生最大的失誤便是爆發的“巫蠱之禍”,聽信奸臣讒言,逼死太子劉據,最終導致數十萬人無辜喪命,令當時的大漢天下陷入一陣動亂。直至後來隻能讓年僅八歲的小兒子繼位,為防外戚得勢,將其生母鉤弋夫人賜死,可見作為武帝大大的女人,其一生都不得善終。】
手執竹簡的劉徹雙手顫抖,他悶哼質問自己,“怎麼會這樣?!難不成人老糊塗了嗎!”
其他曆代帝王:嗬!這算親手霍霍了自家老婆兒子!
而平陽公主府內,衛子夫思緒淩亂,隻一個念想,她想要逃離這場悲劇,於是胡亂收拾了包袱。
手上一頓錯亂,最後又不爭氣地落下淚。
到底,她也隻是一個歌姬女奴,天大地大她又當何去何從?
天幕之言,無疑直接炸響了漢景帝時期的一眾人。
漢宮禦花園內,竇太後等一直抿嘴不言,直到此時才開了口。
梁王:“不曾想徹兒後期竟做下這等糊塗事,不免動搖大漢根基呀!”
他似乎相當惋惜,眉角卻偷覷身邊的母親,意思不言而喻,此時不失為勸說廢太子的良機。
竇太後自然心領神會,“啟兒啊,今日天象示警,是為了避免大漢步入歧途,這是咱們的一個機會呀。”
直播至此,冷月一直圍繞金屋藏嬌展開,並未涉及漢武帝的功勳,難免令他們覺得劉徹實在不堪大漢天子。
但漢景帝不同,他已然在之前領略知曉自己這個兒子有多優秀,所以在麵對竇太後的勸說時,第一次表示不滿,肉眼可見他冷下臉,沉默不語。
另一邊,館陶不明其意,她也沒聽懂他們三人之間的對話,隻是覺得令阿嬌被廢的衛皇後最終也並未得善終,抑鬱的心情難得舒暢。
她樂嗬嗬道:“母後有何可慮,天象不是說了,徹兒是受奸人挑唆,現如今知曉,日後自當避免就是。”
她的一番話令漢景帝附和,“皇姐所言確是朕之所想。”
館陶又道:“依我看,應當立下旨意,不能廢黜阿嬌。至於那什麼衛子夫,自然永不能入後宮......”
漢景帝:......
這旨意他還當真不好立,且不說阿嬌的脾氣,就沒有子嗣這一條,總不能斷了自家香火。
館陶繼續嘰裡咕嚕說了一通,完全忽視竇太後和梁王射殺過來的目光。
竇太後心裡開罵,蠢貨!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她大喝一聲:“夠了!”
繼而不悅道:“天象示警豈是爾等小打小鬨就能了事的?!這是在告訴哀家該由誰來繼承祖宗基業!”
說到這兒,強硬的口氣逐漸緩和,又伸出掌心摸索著,漢景帝明了,遞上自己的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