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曼韞和宋格格兩人帶著溫瑤在農莊裡自由自在的過了兩個多月。
這兩個月裡,除了蘇格格打算過來見識一下“王爺另一個愛的小家”,但被福晉拒絕外,就沒人來打擾過。
要不是王爺隻是出門,加上自己還沒孩子,耿曼韞恨不得在這住到天荒地老。
“今天是中秋,溫瑤想吃什麼呀?”耿曼韞一出來就看見溫瑤搬個小凳子坐在門口啃玉米,吃玉米的溫瑤臉頰鼓鼓的,耿曼韞忍不住上前摸了一把。
“我還想喝吃油炸小螃蟹。”溫瑤提起螃蟹眼睛就亮閃閃的。
剛到農莊時,她們讓農人們挑了一塊好地種上了玉米,玉米地旁邊有個小池塘,當時還能釣到泥鰍、小鯽魚之類的。
等到玉米快收獲的季節時,小鯽魚少了,反倒多出來一大窩隻有掌心一半大小的螃蟹。
許是吃了喂糧食長大的小鯽魚的關係,這些螃蟹格外肥美。
讓農莊裡的廚師做了道油炸螃蟹後,連平常不喜歡吃帶殼食物的溫瑤,都急得自己上嘴啃螃蟹殼。
可惜溫瑤年紀小,隻讓她啃了三塊,宋格格便阻止她再繼續吃下去。
沒吃過癮的溫瑤理所當然還在饞螃蟹。
“那溫瑤可要少吃點玉米,不然晚上就吃不了螃蟹了。”耿曼韞指著溫瑤已經啃了一半的玉米說到,這玉米比常年男子的巴掌長了一大截,溫瑤啃一半已經抵得上平常吃的一頓飯了。
“溫瑤吃得下。”溫瑤吸了吸自己的肚子,看了眼玉米,又可憐巴巴地抬頭望著耿曼韞。
“昨天是誰吃多了晚飯一口的沒吃,嗯?”耿曼韞好笑地反問。
“那好吧,不過溫瑤還要吃蟹黃蒸蛋。”把玉米交出去的溫瑤沒忘記再爭取一道菜。
“知道了,小饞鬼。”
耿曼韞拿著半截玉米往廚房走,把素嬋留在了溫瑤身邊陪著她。
“宋姐姐速度到快,我才剛來姐姐糕點都要做完了。”在這待久了,兩人就讓這邊的下人在大廚房旁另開了一個小廚房,方便兩人使用。做不了大菜,簡單的糕點兩人還是可以做做的。
“這餡啊,粉啊,我都是讓人準備好的。隻要放進模具,再撒上桂花,最後放進蒸籠。這點簡單的操作溫瑤來了都能學會。”
宋格格邊回答耿曼韞,邊指揮小太監把桂花糕拿出來。
桂花的清香和糕點的香甜一下子從一縷縷變為溢滿廚房。
端著蒸籠的小太監顧不上燙,先咕嘟咽了咽口水。
“拿六塊出來裝碟子裡,其他的你們分了吧。”宋格格對幾個小太監說道,坐在灶台後鼓風的小太監笑得參差不齊的牙都露出來了。
直到這時宋格格才看見耿曼韞手裡的半截玉米:“你倒是厲害,我可從來沒能從溫瑤手裡奪下過食物來。”
耿曼韞笑了笑沒接話,宋格格哪是要不走溫瑤的食物,宋格格是根本沒有打算真的要。
耿曼韞剛入府那兩年,宋格格對已經過十歲的大格格很是嚴格,溫德在高壓的學習下也沒個放鬆的時候。
後來大格格去世了,宋格格一下子就像是將行就木的老人,對生活沒有一點盼頭。
直到懷上溫瑤,宋格格才有了人氣,可以說溫瑤算是宋格格的精神支柱。
在雍親王府裡時,耿曼韞也聽過丫鬟們閒暇時的八卦,知道宋格格對於大格格的思念,對於沒有順著大格格,反而嚴厲要求她的悔恨。
幸好沒隔一年,宋格格就懷上了溫瑤。麵對溫瑤這個意外之喜,哪怕溫瑤想要月亮,宋格格都要想辦法去試試。
宋格格讓人把桌子收拾乾淨了,把做月餅的材料拿出來。
“宋姐姐,月餅你也要自己做嗎?”耿曼韞原本打算走了,看宋格格還要忙活,便湊上去問。
“溫瑤說要吃奶味的月餅,我想著既然空著,我就自己做來看看。”宋格格把材料一字擺開。
“要做徽式、廣式我倒是可以幫忙按模具,但這麼薄的酥皮,我可幫不了忙。”宋格格要做的應該是蘇式月餅。
這邊常吃的京氏月餅看起來和蘇式有些像,咬下去會掉酥皮。但口感和製作過程其實不完全相同。
京氏月餅一般會用麻油,皮也要占上總重的十分之四,最後還要烘烤,最外麵的皮咬下去是脆的。
蘇式月餅則是以動物油為主,手藝好的廚師做出來的蘇式月餅,皮能隻占十分之一以下,真正做到了了皮薄餡大。而且蘇式月餅沒有京氏月餅後麵的猛烈烘烤,最外麵的酥皮也是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