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車 句句親體力受(1 / 2)

吹花兒 王玉龍 2358 字 10個月前

什麼時候開始的呢,記不大清楚了。隻依稀記得我幼兒園的時候並不暈車,那時候上下學都是由校車配送,在車上和正常的在地上一樣。即使中午吃到我最不喜歡的番茄煮蛋,我也並不暈車。我甚至還能在校車裡麵蹦噠,和同學們嬉戲打鬨。這與如今截然相反。

我喜歡坐在靠窗的一邊,窗戶每次開的大大的,對於車內的皮革味,似乎我天生有一種抗拒,隻能儘量把我的鼻子伸到車窗外。在座位上我一動不動,車內的搖晃已經夠強烈,任何多餘晃動都令我極度的不適。每當聞到車內皮革味,嘴裡就開始分泌唾液,仍需要保持精力,如果閉上眼睛或者進行其它運動,這種精力就會被打破。口水的分泌沒有界限,隻有當我的口裡實在裝不下了,那時我便會拿出一個塑料袋子吐在裡麵。這對我來說已經習以為常,不過塑料袋的味道仍令我不適,當我拿出塑料袋的時候,說明我身體已經極度不適了。倘若這時不小心聞多了塑料袋的味道,也許當場就吐出來了。很短的路程我一般是忍過去的,實在長的路線我也隻能做好吐的準備。這一現象似乎隻有有在封閉式載具才會出現,摩托或者露天的載具倒沒有這個感覺。

對於對付暈車的方法,我可謂無所不用。生薑,風油精,按摩,暈車藥等等,通通無用。豈不是隻有給我穿上宇航服才可避免。對於我這種暈車現象,我家長給出的原因是,身體太差。這種說法一直伴我如今,每當聽見這個調侃,我的心中便會極度不適。我是瘦,可體育不差,這種說法被用作調侃時,更像一種嘲諷。

從外界進入車內,感覺就像進入另一個生態環境,我必然憋著氣,如果我呼吸著,就進不去車內,因為裡麵的氣體不能與我的身體相融,若強行闖入則會被彈出車外(嚴重時看見車就吐)。可憋氣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在座位上將身體僵住,不樂意地慢呼出一口氣,再緩慢吸入,車內的獨特氣體便開始進入肺部。我甚至感覺到車內的怪異氣體開始代替我之前的氧分子,向我全身血管爬去,從肺部開始向四肢蔓延,屆時我身體不住地一軟,久攢的硬功立馬失效。接下來就是漫長的抵抗時間,開始我一動不動,運行體內的炁與之對抗,避免被同化。可由於鬥爭場所在我體內,體內的大腸便宛如遊龍一般,翻江倒海,騰雲駕霧。此時為緩解痛苦我會將舌頭用力頂住上顎,屆時我開始分泌唾液,大概十幾分鐘就滿滿一口,那時就需要掏出我的塑料袋釋放一下。吐出的那一瞬,緊繃的靈魂可謂脫離苦海,使舌頭頂上顎實在累,畢竟那也不是擎天柱,基本吐上一兩口唾液就開始暈了。總聽人言在車上聞不得異味,我亦不然,凡不是車內原存的氣味我卻倒都能接受,不管煙,泡麵還是何味,聞到身體似乎會好點。不過絕不是想吃的緣故,單純是衝散了車內原本的氣味而已,上了車,甭管餓幾天或何佳肴,絕無胃口。他人言吃飽了會吐的舒服一點的說法都是騙人,其實肚子空空的嘔吐更好,至少乾淨。乾嘔嚴重時,便會吐綠色的水,腹部連續收縮,一度涕淚橫流,外加臉色發白,嚴重點汗毛直立,著為怕冷。第一次嘔吐以後,身子算是徹底與車內融為一體了,此後每15分左右便接著嘔,一直連續。嘔到後悔從娘胎出來也不停。

以前火車速度較慢,線路少,時間長,坐著不舒服,躺又躺不了,不通風且嘈雜,甚為恐怖。每次去廣州都會後悔,還發誓以後絕不再坐車遠門,可就是難長記性,話說之前也小,大人說什麼便是什麼。

有時受不了跑去廁所那邊,受不了蹲在洗手池旁,被人說不要吐到他的包上;有時排隊直接在人群中大吐起來,裡麵是剛剛和進去的橙汁;還有時在草坪上大睡(睡不著)。顧不得旁人令眼,感覺去世一般,對人世間不在乎。那種時候才是連死都不怕呢,人確是虛脫了,恐怕旁邊人也會驚訝於我如此之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