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爐峰 旻寧拍拍旁邊石頭讓他坐下:“……(1 / 2)

孔武傳 千芷落苔 1747 字 10個月前

香山並不高。山南側有一急一緩兩條路通往最高的香爐峰。急路是幾百級陡峭石階,中間沒有停歇轉圜,腳程快的不消一炷香的時間就可登頂。

孔武和旻寧常在天將泛白時沿急路上山,看著太陽漸漸升起,霞光鋪在山林之上,輕煙薄霧儘數散去,露出蒼翠樹木,山屋農舍,美不勝收。

孔武和旻寧並肩而立。涼風帶著鬆林的香氣迎麵撲來,清爽宜人。“殿下,你說這裡能不能望到紫禁城?”

“這裡離紫禁城有六七十裡,再高的山也望不到。”旻寧笑道:“山裡難道不好玩,為什麼要望紫禁城?莫非是宮裡有牽掛的姑娘?”

牽掛的人自然是有,但並不是姑娘。孔武道:“不...不是姑娘。我惦記著護軍營的兄弟,有日子沒同他們飲酒了。”

旻寧知他沒說實話,顯是對自己不能敞開心扉,轉身在峰頂的大石上坐下:“孔武,我有個秘密,你想不想聽?”

“殿下若是願意講,卑職洗耳恭聽。”

“你這小子。”旻寧其實年紀比孔武還要小幾歲,但他們身份有彆。孔武雖然日夜陪在他身邊,仍免不了拘謹恭敬。旻寧倒要擺出年長的架勢,主動拉著他親近。

“那天我求皇阿瑪準我隨營訓練。外間的人隻當我是銳意進取,有意在皇阿瑪麵前表現。其實恰恰相反。”

“嗯?”

“我是厭煩了宮裡的事,才想在這山裡避一避。”旻寧索性在大石上躺下,舒展身軀:“小時候,身邊有數不清的嬤嬤內侍,時刻不得自由。如今長大了,又有各路人馬來拉攏逢迎,煩不勝煩。”

孔武點點頭:“殿下是正宮皇後所生,自然是人人寄予厚望的。”

“這些年我讀書習武,一日都不敢鬆懈。我身邊人雖多,卻各有目的,各懷機心,就連皇額娘,也說不上是真心疼我,還是盼著我...將來好有個依靠。”

這幾句話聽來尋常,從皇子口中說出卻牽涉了重大事由。孔武聽得心驚,又不敢不搭話,便道:“這世上哪有親娘不疼孩兒的。皇後娘娘自然是真心待您的。”

“真心也好假意也罷。可能是天性如此,我雖然生在皇室,卻總是向往江湖之遠。每每讀到書中的隱士,或居於陋巷,或藏於山林,寄情山水,逍遙自在,就不由得羨慕非常。可惜就連這些書都要偷偷地讀,比不得經世治國的學問,上不得台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