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河行宮 孔武從寺門供桌上拿了根蠟燭……(2 / 2)

孔武傳 千芷落苔 1820 字 10個月前

“孔兄請講。”

“香山腳下的碧雲寺,也有一座羅漢堂。我跟二阿哥也曾進去遊覽。”

孫白楊正凝神傾聽,聽到他突然提及旻寧,又類比今日之情形,心裡有些吃味,便淡淡地“嗯”了一聲,讓他繼續講。

“二阿哥跟我說,‘羅漢堂中有五百羅漢,囊括了天下眾人的長相。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與自己麵目相似的一尊。’我說‘那可是奇怪了。我自小到大見過的人也有成百上千,就算人有相似,但麵目各異的遠不止五百,怎麼囊括得來。’”

“然後呢?孔兄找到與自己相似的了嗎?”

“二阿哥見我不信,又說‘傳說找到與自己相似的那尊,如果表情歡喜,說明此人承天眷顧,是個有福之人。如果神色淒苦,則命途多舛,難免挫折。本來天機不可泄露,命格難改。隻是佛祖垂憐世人,才用這種辦法預示命運,讓人有所防備,有所期待。’”

孫白楊笑道:“這個傳說確實有趣,雖然聽著像杜撰的,倒也有幾分道理。”

孔武又道:“我也不知道這是真的,還是他編些書裡的東西來跟我戲謔。但是聽了這個說法,總是忍不住要去找找。於是我就一座座地看過去。”

“找到與自己相似的了?”

“說來也怪,我仔細看那些佛像的臉。他們神色各異,有喜悅的,有溫和的,有坦然的,有生氣的,但是並不像我,各個都像一個人。”

“像誰?”

孔武轉過身,看燭火映出對麵人的臉龐:“像你。”

古人雲,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羅漢照像並不是什麼神怪傳說,隻是心中所想映照在眼前。世人心中大多掛慮自己,看到的便是自己的相貌。孔武在五百羅漢中看到的,也不過是幾千幾百遍相思入骨的那個人。

孫白楊素來自持。兩人雖然傾心已久,但從未有多少直白表露。他隻覺得此刻胸口一熱,氣血翻騰,卻一句話都說不出口,便伸出手去握住孔武手臂。

兩人在寺中席地而坐,緩緩地依偎住,伴著紅燭一點,不覺到了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