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 你倆進展這麼快的嗎?……(1 / 2)

第十八章

文武百官肅然而立,看著一行身著青衫的書生步履謹慎小心翼翼地踏入奉天殿。

其間百人,老少皆有,上至年逾半百頭發花白的老翁,下至尚未及冠神采奕奕的少年,在廣闊的天色的襯托下,倒顯得渺小了。

方閣老看著自家傻白甜似的小兒子,有些擔憂的歎了口氣。

點名、散卷、讚拜、行禮。

考生站定,皇帝鳴鞭。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禮。”

微風吹動,蘸滿墨水的毛筆在宣紙上沙沙作響,眾人感受著來自上方的視線,皆是略不可聞的咽了口唾沫,有部分心態不穩的甚至快拿不動手中的筆。

晏文朝坐在上座,對下麵考生的一舉一動倒是看的真真切切。

什麼啊,朕難道表現的不夠和藹可親嗎?

但不得不說當監考的感覺是真的不錯,朕明年,哦不,三年之後還來。

但經過他這麼一番觀察下來,有緊張到筆也快下不了的,也有全然不受乾擾的,譬如自己和老師討論過的方景玄和齊思康。

晏文朝坐了會,突然良心發現,縱然他上輩子受過高考的苦,這輩子也懶得再去撕這群學子的傘了,便起身離開了。

下麵一群直冒冷汗的學子終於完全放鬆了下來,專心致誌沉浸在手中的試題中。

……

三日後,晏文朝的桌上便擺了十張答卷,糊名皆被撕下,籍貫生平一覽無餘。殿外十名考生皆屏息等候。

他仔仔細細的看完,略有些驚喜的發現經過老師這幾月來的苦心教導,自己的文學造詣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嬤嬤再也不用擔心我在這些優等學子前自卑了。

“進——”

晏文朝看完後心中有了大致的決斷,看了一眼在立在一旁並未言語的老師,心中莫名踏實了許多。

他雖曆來懶散,但也明白這群學子經過層層選撥而來,乃是大昱未來的中流砥柱。自己不過僥幸登上了這帝位,但這些人可都是實實在在一步一步考上來的。

十年寒窗,可不是誰都能忍受的了的。

他掃過這群書生,依次指定了二甲。

殿上唯剩三人未出列,一人雖低頭頷首,但眸中寫滿了勢在必得,一人則恭恭敬敬立,麵無波瀾,還有一老翁,雙手微微顫抖,激動的快要昏過頭去。

晏文朝憶著自己方才掃過的內容,其間有一道策文讓他印象深刻。

那道題是自己在春耕節勞累耕種了一天後的突發奇想。

關於田畝賦稅改革。

方景玄依舊是文采飛揚,揮揮灑灑羅列了一長串,但卻和自己一樣,對這些田間之事的了解僅停留在表麵,但提出的想法也是可圈可點。

齊思康文筆稍遜,比不上前者,難得的是寫明了主要農作物的收成幾許,主要耕種時機幾時,提出了一個頗有新意的解決方案。

至於這位老翁,文筆紮實,深諳中庸之道,看的出來苦學多年。

沉了沉心神,晏文朝做出了決斷。

小太監接過旨意,話語響徹整個大殿。

“齊思康,賜進士及第,一甲一等。”

“田安,賜進士及第,一甲二等。”

“方景玄,賜進士及第,一甲三等。”

眾人皆靜。

三人立馬反應過來,叩旨謝恩。

晏文朝內心長舒一口氣,看著強忍著失落的方家公子,鬼使神差說了一句誇讚之語。

“朕見方家公子顏如宋玉,貌比潘安,憶起前朝佳話,特點為探花郎。”

殿內學子心下讚同,雖然有那麼一丟丟委屈這位探花公子了,但陛下說的沒毛病。

方景玄聽後卻是立馬謝恩,連著心中的鬱氣都消散了許多。

總之不是自己策文寫的不如旁人便好。

……

皇榜已定,一陣三拜九叩後,鴻臚寺官引諸進士就位,唱讀名詞,讀罷,中和韶樂響起,傳臚大典禮成。

隨後便是民間喜聞樂見的榜下捉婿,狀元遊街了。

晏文朝伸了個懶腰,眼睛亮晶晶的看著身側的老師。

朕今日做的應當很不錯吧。

君珩摩挲著手指,點了點頭。

“陛下聖明。”

他看著眉目間寫滿了得意的新帝,壓下了嘴邊的話。

就是隻怕點探花的話語過於兒戲,惹人微詞。

自太和殿回去的路上剛好路過禦花園,晏文朝見天色正好,心下微微一動。

“老師,今日諸事已閉,我們去禦花園轉轉可好?”

君珩點了點頭。

“微臣恭敬不如從命。”

多日未見,禦花園全然換了幅模樣,一片花團錦簇,生機勃勃。

晏文朝倒是對這些花啊草啊的不感興趣,方才不過想出來轉轉罷了。

正巧還能和老師商量些事。

他看著麵前紅豔豔盛放的山茶,腦中閃過了幾日前江沅紅著臉呈到自己眼前的請柬,還有不過幾個時辰後雲程呈給自己的一模一樣的大紅色請柬。

這小兩口都不帶商量一下再給朕嗎?

他又好氣又好笑的收下了,但卻有些彆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