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燕歸(2 / 2)

燕王後慈愛地看著燕丹:“你父王他國事纏身,等回了宮,你再去向他請安便是。”

燕丹“嗯”了一聲,燕王後又看向被柳枝攙扶下車的姬明月,眼中閃過一絲驚豔。

“明月,來,快到母後這裡。”

姬明月快走了幾步,向王後行禮:“母後安。”

“你這孩子,在母後麵前不用這些虛禮。”燕王後端詳著姬明月的容貌,年紀尚小就能看出容色過甚,不免心中苦澀,燕國弱小,不知這樣的姝色對姬明月來說,是福是禍?怕是她這個王後和身為太子的燕丹,都護不住她。

燕王後還在惆悵這兩個孩子的未來,燕丹便急不可耐地說道:“母後,我們快回宮去吧。”

“都這麼大人了,還沒有你明月妹妹穩重。”燕王後拉過姬明月的手,燕丹和姬明月一左一右陪伴在燕王後身邊。

再次回到了燕國王宮,這裡似乎什麼都沒變,又好像變了,變得更加腐朽,沒有生氣。

姬明月和燕丹是在燕王喜的寢殿裡見到的燕王喜,比起七年前的燕王喜,如今的他顯得有些疲態,發間銀絲分明,與燕王後相比,倒像是差了一輩。

燕王喜對燕丹的態度還算和藹,卻沒有久彆之後的親昵之感,對燕丹這個嫡子尚且如此,對待姬明月這個庶出之女就可想而知。姬明月也不奢求燕王喜這樣不值錢的父愛,表麵上還是裝作謙順恭敬的樣子,內心裡對他的態度並沒有落差。而燕丹就不一樣了,燕丹希望得到燕王喜的欣賞和疼愛,他是國之儲君,希望得到認可也在所難免。因此這次回國,他在心裡盤算了好幾個能夠幫助燕國改善現狀的辦法,想要一展鴻鵠之誌。

太子回燕,燕王後喜不自勝,琢磨著大辦一場洗塵宴,卻忽然想起燕丹已過了弱冠之年,心裡便又有了其他的算盤。於是,借著這次洗塵宴,燕王後相中了一位貴族之女,燕丹自然不會忤逆母親的意思。

燕王後在請示燕王喜後,便找了巫賢敲定了良辰吉日,燕國便有了一位太子妃。剛成婚沒多久,燕丹與這位王妃的相處方式就變成了相敬如賓。燕丹作為太子,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考慮,即使燕王喜並不想改變現狀。

與在趙國時不同,燕丹在燕國的地位是僅此於燕王喜的存在,他不再需要與姬明月相依為命,尤其是成婚後,來找姬明月的次數也愈來愈少,姬明月倒覺得沒什麼,她也樂得清靜,按照燕丹未來的結局走向,和燕丹走得近反而會落下一身騷。

燕王後倒是時常來姬明月的寢殿找她談心,她一直感念姬明月幼時願意陪燕丹去趙國做質子,燕丹的脾性她這個做母親的再了解不過,若是沒有姬明月,她是真的放不下這個心讓他一個人留在趙國。為著這個,她也願意多照拂姬明月一些。因此時常帶著燕太子妃綰陽來說些家長裡短的話,在燕王後的引薦下,綰陽與姬明月走得甚近。

綰陽此人生得頗為端莊,氣質溫和,倒是很符合一國太子妃的形象,不得不說燕王後的眼光還挺厲害的。曆史上對燕丹這位妻子的記載幾乎為零,也不知道在燕丹死後,她的命運何去何從。思及此,姬明月不免對這位嫂嫂有彆樣的憐惜之情,這對姑嫂的關係倒是非常融洽。

姬明月回到燕國,除了和燕丹一天見不了幾麵之外,彆的同在趙國也沒什麼兩樣,她知道自己這張臉是件麻煩事,因此一直保持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習慣。同為女子,燕王後當然清楚姬明月的這番舉動,在她看來,姬明月聰慧異常,若是身為男子……為著燕丹的將來,她必是會除之而後快。

所幸她是個女子。

隻可惜在這個世道,女子聰慧,不一定是件好事。

這年,姬明月十五歲,嬰兒肥已經褪去,眉眼中少了一分稚氣多了一分嫵媚,因為整日素麵朝天,穿得也非常素淨,再加上獨特的沉靜氣質,就顯得她豔而不俗。在宮中,姬明月向來對人溫和有禮,因而頂著這一張明豔張揚的臉,反倒有種莫名的親和力。

姬明月剛從太醫院歸來,就得到了一個壞消息。

燕丹才過了幾年安生日子,又要開始他的質子生涯。

還有一個更壞的消息就是,燕王喜終於將目光停留在了這個被自己忽略的女兒身上。

秦國雖然剛剛經曆了幼王登基,但卻漸漸展現出其強大的一麵。燕王喜的政治嗅覺就體現在他事先察覺到了秦國正在崛起,但也僅限於此,他並沒有那個能力與之抗衡,隻會搖尾乞憐,對秦國示好。沒什麼本事的燕王喜立刻想起燕丹和姬明月在趙國的時候和秦王是舊友,而且關係不錯,所以他立刻決定讓二人去秦國做質子,看在年少情誼的份上,秦王或許能與燕國成為盟友,那燕國的太平日子還能再維持幾年。

燕丹一開始是不情願的,畢竟他才剛從趙國回來,還沒開始施展他的抱負,就又要背井離鄉去當秦國的質子,何況還是在昔日舊友的國家當質子!可燕王喜主意已定,他在處理外交事務的時候顯得軟弱,對著燕王後和燕丹卻是硬氣得很。

這樣的人有個俗稱:

窩裡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