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道境 道境一日遊(2 / 2)

心念專注一點,葉小釵雖然雙腿暫廢,但並不影響他的劍術,斂目靜心,心劍疾出,恰好刺在結界龍睛之處,旋轉的劍氣迸射無數火花,護陣諸龍嘶吼著並為一條巨龍,力守結界不失。

好不容易打開一道細微的口子,電光石火之間,素還真捉準時機疾速飛入山中,化身的光球迅如旋風,掃蕩起山徑落花狂飛,一時間繁花漫舞遮擋所有視線,如沐花海分不清身在山中何處。

等素還真順利通過,葉小釵才收起劍,隻待素還真出來時再祭劍故技重施。山外眾人忐忑等候,山中素還真卻迷失了路徑。

想不到不僅山界有結界,山中也有迷陣,一感應到外人入侵,落花自動結成幻陣迷亂闖入者感官。陣中恍惚有琴簫合奏的樂聲,隱隱約約自虛空中飄來,卻找不到源頭何在,似陣法幻境,又似真實無虛。

“君子風——”

素還真謹慎收斂心神,運出儒教密招對抗此地明顯的儒陣。旋風吹亂飄渺困陣,花瓣儘散時,樂聲也消失了,山徑終於重現眼前。此山風景原是這般淡然悠遠,遺世獨立。

素還真感慨間,拂塵輕擺,躬身對山上一拜:“劣者清香白蓮素還真,今日叨擾前輩實在有愧,然吾友亟需前輩所養的金翼鵬鳥蛋救命,劣者無禮,隻能僭越,望前輩海涵見懷。”

山頂並無人應聲,但禮數還是要做足的,素還真也不著急跟做賊似的化光飛上去,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好整以暇地一步一步走上山頂,順便也欣賞一番從未見過的仙境美景。

越往山頂走視野愈發開闊,整個道境幾乎一覽無餘,西邊是他們掉落的氣旋石台,北方是岔路另一端鮮花滿布的小平原,那處似乎也有人居住的痕跡,但竟比此山峰占地麵積更小,可說隻有彈丸之地,東方和南方乃為此山兩處斷崖,儘是無邊星海。

莫非這就是道境的全貌?真是古怪。

山頂光景比山中更佳,可卻有些怪異,明明是尋常的茅屋竹籬樣式,但籬笆和竹管滴漏是難得一見的紫竹所製,茅屋木材居然是極其名貴的金絲楠木,屋頂鋪的不是蓬草,而是琉璃瓦,石桌石凳是苦境的太湖石,桌上的茶具是金鑲玉……

院中還排了兩排空酒壇子,都用質地極好的金線絲綢遮蓋,即使無人居住,此地依舊不染纖塵,許是道境環境也如此不惹塵埃吧。

素還真禮貌地對著緊掩的門扉又拜了拜,再次說明來意,才將最大的一棵月華樹上築巢的金鳥蛋取下。

“素還真,你終於回來了!可有取到?”秦假仙急忙問。

一回生二回熟,這次兩人默契配合比進入時更加順利。

“已經取得,耽擱時久,未知苦境情況如何,我們需趕緊找人詢問如何返回。”

“可惜挪體超空儀這次傳太遠,能量消耗太多飛不起來了。”

“素某方才在山頂望見北岔路花海之地有人居住,不如前往一探。”

眾人離開後,孤山又恢複成原本的模樣,隻是被兩次刺傷的結界陣眼有了細微的裂縫,道境空氣中第一次多了一絲月華花的芬芳,彌遠流長經久不散。

岔路北端的風景又與方才兩地大相徑庭,此處平坦易行,周遭繁花茂盛,植被豐富,鬱鬱蔥蔥爭奇鬥豔,生機盎然觀之心曠神怡。

“要我看這裡比山那邊美多了,這麼多奇花異草,這才是仙境啊!”秦假仙興奮不已,東翻西找以為能找到什麼稀世奇珍。其實遍地都是珍品,隻是他識不得。

“有人在嗎?有人還在嗎?劣者清香白蓮素還真,誤入貴境,請貴境朋友不吝指點出路。”素還真根據山頂望見的印象,此間房舍整潔有明顯打理過的模樣,估摸著應該能遇到一兩個人。

忽然一陣清風襲來,爽朗笑聲自花間傳出:“哈哈哈,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出來一名手持拂塵,長眉長須,頭頂一片道盤的光頭老者。

素還真馬上見禮道:“劣者素還真,見過前輩。這幾位是葉小釵,今生一劍,秦假仙與蔭屍人。”

“苦境名人,好說,好說了。老朽孤愁,乃此地主人,他們都喚吾孤愁先生。”

“孤愁先生,素某五人乃無意中跌入此境,並非有意侵入,還望先生見諒。”

“你們運氣不差,能到達吾觀道院,若是不小心跌入西方氣旋之中,隻怕早已粉身碎骨。既然到得吾這兒,便是有緣人,讓老朽一儘地主之誼。”

“多謝先生。”

素還真他們恭敬不如從命,隨孤愁先生入內奉茶,葉小釵四人先進入廂房中略作休息,隻有好奇心重的素還真留下與孤愁寒暄。

“請問先生此地可是道境?”

“素賢人博聞廣知,此地正是苦集滅道四境最高處,道境。”

“劣者嘗聞道境乃四境中最適宜生存的境界,此地也果如傳聞美若仙境,但為何西方有此殺人氣旋?那處環境也與道境其他地方截然不同,死氣沉沉陰森恐怖,令人心生畏懼。”

“關於這點吾也不知,老朽並非道境原生住民,吾到道境時,此地已是這般麵貌。隻有這個地方鐘靈毓秀生機盎然,可是僅止當下方寸之地可供立足生息。整個道境仿佛被分割成陰陽兩端,也許正合這個‘道’字吧。”

“除先生外,道境還有其他人居住嗎?”

“有,吾還有兩名好友,分彆主在吾觀道院的左鄰右舍,一者在地勢更低的慈梵碇,一者在略高處的雲棧墩。雖說有些許地勢差彆,終究還是在同一方寸平地上。”

“不知兩位前輩可在?”

“他們去彆境遊玩了,吾也不知何時才會回來。”

“素某等人自氣旋脫身,路經一座高峰,山外護陣甚為嚴密,與先生此處的景致又完全不同。”

“那山同西方氣旋一樣不可輕易踏足,護山結界堅實難破。老朽曾前往一探,卻因根基之差難越雷池,隻能望山興歎。長久以來,我們也養成了互不乾涉的習慣,山中人不進入我們的平原,我們也不窺探山中之秘。”

“哦?但吾等方才經過時,山中似乎無人?”

“然也,因為那人十年才會回來一次,每次隻小住三天。一進一出,結界會連開兩次,那時節是道境唯一能聞到月華花花香的時間,道境雖然奇花甚多,卻無一處能種活月華之樹。至於山上的人,我們從來不曾見過他的真麵目,但他修為莫測高深,來去行蹤成謎,隻在他來時眺望山頭,依稀見到過一抹鱗光紫衣。”

“那位前輩也許是道境的原居民?”

“這點沒人知曉,不過我們來此之前,那人早已占山封印,立山界碑為限,任何人無法踏入半步。”

“嗯——聽起來又是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與素賢人閒談許久,真是開懷,老朽許久未與外人如此談天說地了。”孤愁先生又給素還真倒了杯茶,高聲朗笑道。

“素某也很歡喜能與前輩高人談論,但苦境仍有要事等待素某趕回,若以後有機會,劣者一定專程再來道境與孤愁先生閒話古今。”

“好好好,老朽歡迎之至。”孤愁撚須吟道,“道境與苦境之間的直接通道在黑暗道,但照世明燈近來時常不在黑暗道,無人引領恐怕難以通過。此外,光明道連接集境,超凡道連接滅境,你們可以走超凡道到達滅境的修仙台,再從狹道天關由滅境返回苦境。”

“多謝先生指點。”

“吾觀你們眾人皆有負傷,離開前再送你們一些藥丹暫複傷勢,素賢人不可忘了與老朽的約定,苦境事畢一定要前來作客。”

“劣者不敢或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