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殿下宸路策馬,小縣主梁宮踏雪……(1 / 2)

建始十二年大年二十九。

寒雪紛揚,紫宮覆上一層瑞白,與朱牆黛瓦相襯,彆具一番風味。

一脈枯枝探出宮牆,有雀立在枝頭。

忽的馬蹄聲急,並一聲大喝,雀鳥驚逃,幾叢雪花抖落。

隻見一隻四足雪白的烏驪馬從建章宮正往宮門去。

策馬的是個少年人,頭戴一頂灰貂毛絨帽,元青色地冰梅紋錦鬥篷隨風揚起,露出他身上玄色彩雲金龍的蟒袍,腰間白玉鏤雕花囊與半月環佩鏗鏘如鳴,風雪中雖看不清樣貌,卻也可以通過穿著知道此人身份,正是皇帝的次子——景王魏演。

宸路打馬、直出閶闔,竟也無人阻攔。

景王□□的烏驪在宮門前慢了雪蹄,原是一輛牛車正緩緩停下。

先下車的仆婦掀開牛車的棉簾,從裡伸出一隻稚童的小手,緊接著探出一個梳雙平髻的小腦袋,眉間一粒小紅痣,顯得小人十分乖巧。

觀音賜子,合二為一。

便是鎮國大將軍徐臨與端慧長公主魏迎的獨女,昭平縣主徐元儀。

小姑娘垂髫年紀,雙頰和鼻尖被車裡的香炭熏得緋紅,頸間係一件桂花玉兔的香色風帽,金項圈綴著一把金嵌寶石的長命鎖,身上是白緞團梅紋鹿童衣,搭元色柿蒂紋錦裙,腳上一雙牛皮翹頭小靴。

雖說景王刻意放慢了速度,但經過牛車旁邊還是帶起一陣寒風,吹得元儀額前兩髦飛起,小姑娘抬頭看去時,正與馬背上的少年對視。

那少年十五六歲的模樣,雙眼深邃,鼻梁高挺,極具異域風情的長相,灰絨帽的左側露出一截玉玦耳璫,更添詭秘的美感。看見元儀時,劍眉輕蹙,星眸微眯,讓人分辨不出其中的情感。

隻是這眼神未免太冷,元儀不自覺抱緊了湯婆子,指腹感受到手爐布套上刺繡的凸起,正有雪粒落在睫上,輕輕一眨,便又卷入風中,於是元儀隻當是雪天寒涼。

其實不過一瞬,烏驪馬便已踏過碎瓊亂玉,漸漸消失在風雪中。

候在璧門的宮人上前行禮:“奴婢李薈奉敏妃娘娘命,前來迎接縣主。”

自稱李薈的宮人三十多歲的年紀,藍衣灰裙,披一件品月色短鬥篷,手撐竹骨傘,眉眼溫和,穿戴典雅,應是敏妃身邊的大宮女。

見元儀從牛車裡出來,李薈身後的兩名年輕宮女連忙為元儀和傅母佩姑撐傘。

元儀被扶抱下了牛車,站穩後點頭致禮,聲音稚嫩:“有勞姑姑。”

佩姑與李薈也相互見禮。

李薈笑道:“縣主年幼體弱,娘娘特為縣主備了暖轎。”

這位小貴女看向一旁的馬車,而後恭順地朝宮門內遙遙一拜:“元儀謝敏妃娘娘。”

李薈暗自打量這對少主老仆:小縣主不過五六歲,臉蛋還帶著嬰兒般的圓潤,眉間的朱砂痣襯得人如同觀音座下的女童子;傅母鬢邊已生白發,穿戴大方素雅,舉止合乎禮數,看上去和藹可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