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打筍 藤編的小竹籠漫出水汽,裡麵……(1 / 2)

藤編的小竹籠漫出水汽,裡麵盛著軟糯的青團。

清黎按照祖母的吩咐,把小木條推進蒸籠下的火爐裡,火舌吐的更靈了,被火苗竄到的她習慣性地往後仰一仰,站起來掀開了小蒸籠,蕉葉墊著小青團,清香又糯,應該快好了。

“清黎,我來看火,你到屋外打些筍。”

清黎還沒回頭望,手裡的小木條便被爺爺抽走,一隻手拿著木條,另一隻手就搖著蒲扇。

爺爺叫清殷,雖然已經年過六十,但身姿依然挺拔,農活也沒少乾。

“好,爺爺。”她如是說,撣了撣手心木屑,便走出了廚房。

家中庭院簡單,廚房一出來的左邊便是一堵粉牆,中間畫了一小個神靈的牌位,以磚紅色作底,形狀規矩。

院牆的延申就是一排爺爺的心血,青檸檬樹的花首先映入眼中,上麵沾著水露把瓷白的五瓣襯得更通透。還有後麵數棵四季桂與石榴,暫時是深沉的綠。

往右走,便見竹籮和錘子和小鐵鏟。

清黎一並把它們背了起來,烏黑的木門閂往右一拉,一推,門開了。

跨過門檻後的腳下,是鬆軟的土壤和石階上濕漉漉的綠苔蘚。

水蒸氣籠罩著整個山穀。

她隻要往前走幾步,旁邊就是林子,暗海綠的樹木與竹彷佛搖曳地帶著沉重的呼吸,吐納濕潤的氣息,肌膚似張開了的清涼。

山竹筍纖巧,尖尖的用不著鐮刀,清黎伸手一拗一掰,“啪”清脆地就把它折下來,接二連三,動作利落采了五、六個。

層層筍衣裡麵包裹著青綠漸層到奶白的內芯,鮮嫩還泛著露珠,能聞到筍香。

走到胖丁個兒的麻竹筍旁,便要把竹籮裡的錘子和小鐵鏟拿出,小鐵鏟對準麻竹筍根部,錘子敲打小鐵鏟的手柄末部讓鏟子一步步深入,把胖丁筍撬出來。

有點沉,一個便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