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亦怕鬼 清風伏在長草身上靜悄流動,……(1 / 2)

幸林學堂的孫先生能外串的,不僅是寺廟住持,還有畫士,講師。

但是眾多學子卻因他身兼多角,而感到有點苦惱,比如現在的正課,是寫生。他們齊齊昂首對著漫無邊際的藍天,輕籲了一口氣。一隻小白腰雨燕罕見地低飛,雖然貌似沒有眉毛,卻在挑眉睥了眼他們這群苦學者。

他們現在身處的位置,是已經離開了彌須山的,一處不知名的廣闊草甸。

每個人眼前都架著畫稿,明明往後很多年倒看是寫意,身臨其境時卻沒有太深的感受。因為此刻,他們正被刁鑽地要求著繪出形態各異的花。

清黎聽見風拂過草甸,青草混雜泥土的氣味異常有記憶點,她在此時此刻嘴角無意識地上揚了。

陸延維的畫稿中,花苞盛放,偶爾向下彎垂。舉起筆尖的一點紅,誘引蜂蝶。

一張素紙上虛假的格桑花,卻因著現實中夏日的香氣芳烈,讓聞到的昆蟲都誤以為這畫中虛花是真的,毛毛蟲也緩慢地爬上了幾隻,他隻能在畫紙上用手輕輕彈了彈。

大家也很清楚,即使畫了下來也不是課業的結尾。

“你們身邊的花是多少瓣。”

“這株老樹的枝條是遵循怎麼的規律增添的?”

一位學子知道他在問什麼,直接說,“一、一、二、三、五、八、十三……”

如果再抽象點,或者能看到美景的誕生充滿了幾何效率。

“好的,現在請畫下,想象你們自己現在正在幸林學堂二層回廊,摘了一片樹葉,然後向下拋落的情景,畫完後請算出樹葉落下的位置。”

“……”

在一片靜默中,孫生抬手遮住了眉眼,學生以為他想說一句真的失望,誰不知他忍俊不禁,嘴角也悄悄上揚,“我也無法最準確地預測。”

“不過老話說嘛,月暈而風,礎潤而雨。”

某些事的偶然性,我們無法解釋時,稱之為無力反抗的命運。但正如同千秋各異的花色,都是疊加於生物規律之上,構築變化與秩序間的張力。

即使是看似毫無規律的事象,如果提升抽象能力,就有可能發現蘊藏著這種豐富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