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蕭門一 大概是四天前的一個下午,……(1 / 2)

大唐東海傳奇 白下生 2160 字 10個月前

大概是四天前的一個下午,我正在「豐邑坊」的林家湯餅鋪子裡打著瞌睡。

「豐邑坊」位於長安城朱雀大街西側,緊鄰著郭城,南街西出直通「延平門」,歸長安縣管轄。我家的鋪子,就坐落在「豐邑坊」東側,一進坊門右手邊第二家便是。

我家有兩個老頭子,老大叫林兆生,平日裡替坊正做事,料理些坊內的雜務,夜裡還時常跟隨金吾衛巡街;老二叫林萬頃,就是這家湯餅鋪子的老板。

其實,你隻要不傻就一定會問,一個人怎麼可能有兩個老子呢?答案很簡單,這兩個人都不是我的親爹。他們隻是我的養父。至於,我的親爹到底是誰,我母親到死都諱莫如深,不肯吐露半個字。

我家所在的「豐邑坊」,距離長安城「西市」不遠。

在長安,「西市」的繁華是要勝於「東市」的。一方麵,那些公卿顯貴大多住在長安城東部,而他們的府邸周邊一般禁止商人居住,於是這些商人便跑到了西邊去住,也就促成了「西市」的繁榮。另一方麵,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來自「絲綢之路」的胡商基本都聚集在「西市」,而幾乎不進入「東市」,受其影響,來自中原、江南的客商也大都選在「西市」交易,使得這裡人口稠密,往來不絕。

由於「西市」胡商聚集,使得這裡附近的幾座坊內也時常能看到外國人的身影。他們或初到此地,看著周圍前所未見的繁華景象,眼神裡裝著興奮與惶恐;他們也可能即將遠行,同樣懷揣著惶恐與興奮,策馬揚鞭,頭也不回地踏上通往西域的茫茫旅程。

那天,午後的微風搖晃著樹葉,吹得我困意正濃。這個時候,原本沒什麼生意,也正因為如此,二爹才放心將店交給我照看,自己一個人不知道乾什麼去了。

我正要睡著,兩個操著奇怪口音的男子把我吵醒了。

“哎,有吃的麼?”

我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沒看見人家在睡覺麼!

但對方似乎以為我沒聽懂,便夾著嗓子,努力以一種更為接近官話的口音問道:“哎,敢問有吃食麼啊?”

此時,我的困意全銷,騰地坐了起來,正要發作,見對麵站著兩個男子,一老一少,都留著奇怪的發型,腦袋周圍紮著一圈小辮。

“敢問,有吃的賣麼?”

那老頭又問了一遍,臉上風塵仆仆,表情很是誠懇,不像是在故意找茬。我此刻也早已恢複了理智,哪有開門做生意卻抱怨客人上門的道理,於是連忙擠出一張笑臉,招呼二人道:“有,有有有——”

不過,我做飯的手藝著實有限,費了半天勁,隻能勉強弄出兩碗湯餅,配上幾個饃饃。看得出來,他們是真的餓了,呼啦呼啦地吃著,全然沒有顧及到口味。

“你們是外國人吧,”我學著二爹的口氣與他們搭訕,“從哪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