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蕭門一 大概是四天前的一個下午,……(2 / 2)

大唐東海傳奇 白下生 2160 字 10個月前

年輕男子沒有說話,隻是一個勁地狼吞虎咽;老者倒是不拒絕與我說話,但或許是礙於口音,隻勉強說了三個字:“渤海國。”

我一聽是渤海國,知道那是東邊很遠的地方,頓時覺得他們二人長途跋涉來到長安,沒有死在半路上,屬實太不容易。

“那很遠呐!”我隨口說道。

突然,我想起一件事,立刻鑽回後廚,翻箱倒櫃起來。少頃,我搬了一個小壇出來。蓋子甫一打開,一股酸甜辛辣的氣味頓時直衝鼻腔。

“這是我爹學人做的泡菜,你們嘗嘗吧。”

二人聞言,早已按捺不住,立刻拿勺子去舀壇子裡的泡菜。隨著一塊酸蘿卜入口,發出哢地一聲脆響,老者的雙眼竟然當場流下淚來:“就是這個味道,就是這個味道!”他一邊吃一邊哭,一邊不住地重複這句話,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幾塊泡菜下肚,氣氛頓時活躍了不少。交談之中,我終於斷斷續續地得知,這二人是遠渡關山,從東邊的渤海國來到長安的。至於,他們此行的目的。說出來嚇我一跳。

原來,二人之中的年輕人,正是渤海國現任國王的二王子,名叫蕭門一。老者則是他的仆人,名叫老栓。前不久,渤海國王正式向大唐皇帝臣服,為表誠意,特將自己的二兒子送來長安“接受教化”。所謂接受教化,是個人都知道,就是來當人質的了。

數日前,二人跟隨本國商隊進入長安城。蕭門一到鴻臚寺報到,被安排去當了宿衛。不過,由於是初來乍到,還不能進入宮禁當值,於是隻得先編入金吾衛旗下的街使序列,負責巡查街麵,將來視其表現,再酌情提拔。

自古以來,到彆國當人質,就等於寶珠扔進了泥沙,從此蒙塵受苦,隻能自求多福了。彆看你在本國是個王子什麼的,到了彆國,可能連個普通人都不如。近日來,可能是因為水土不服,這主仆二人的身體先後抱恙,已經有好幾頓沒有正常吃喝了。

聽了他們一番訴苦,我不禁有些同情這個蕭門一了。好端端的一個王子,竟不遠萬裡跑到長安來給人看大街,這該是多倒黴啊!

“那你們現在住哪兒?”我問道。

由於彼此漸漸熟悉,此時蕭門一的話變得多了起來,他的官話也比老栓熟練不少:“既為人質,便不能過得太舒坦,否則容易落人口實。這幾日,我們隻在本國商會寄宿,待我明日赴職之後,便要另尋住處,而老栓則要跟隨商隊回渤海去了。”

“唔。”我答應一聲,心裡有些不落忍。

看這蕭門一的樣子,雖然個頭高大,但歲數應該比我還小一些,今後就得一個人在這異國他鄉生活了,也不知道還能不能回到母國去,想想也是挺可憐的。

以上,就是我與蕭門一初見時的大致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