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康坊」位於皇城外東南,東鄰「東市」,西鄰「務本坊」,南鄰「宣陽坊」,北臨春明門至金光門大街,與「崇仁坊」隔街相望。
「平康坊」四麵各開一門,中有十字大街。坊內建有數座寺廟、道觀,香火旺盛;更有許多達官顯貴的宅邸修建於此,其中不乏皇親國戚、宰相權臣、文壇大家;此外,坊內還設有河中、襄州、徐州、魏州等多地駐京的進奏院,平日裡人員往來絡繹不絕,好不熱鬨。
當然,「平康坊」最出名的還是妓館。長安城裡的男人都知道,入「平康坊」北門,東回有三曲,分彆是「南曲」、「中曲」和「北曲」,均為□□聚居之所。其中,「北曲」循牆,此處□□較為粗鄙卑下,而「中曲」和「南曲」的女子則要高雅許多。不僅是姑娘,這二曲中的屋宇也是十分寬靜,堂前屋後種植著各色花卉,修造著盆景池苑,每間屋舍均是繡窗垂簾,茵褥帷幌,布置得極為雅致。無論白天夜晚,京都的富商闊少都愛萃集於此,而那些到都城趕考的青年學子也常常慕名而來,至於那些得中進士的,更是自豪地拿著自己的紅牋名紙堂而皇之地遊謁其中,故時人稱此處為“風流藪澤”之地。
不過,「平康坊」聲名遠揚,惹人趨之若鶩,但想要進入這裡的「中曲」和「南曲」一嘗秀色,卻也要頗費一番功夫。除了資費不菲、令尋常人望塵莫及之外,最要緊也是最要命的便是詩文。要是不會作詩,那裡至少小一半的姑娘都不會拿正眼瞧你,生怕與你扯上關係,跌了身價,今後再難找到如意的情郎了。
此外,依照規矩,名妓主動贈詩必須當場應和一首,作為回贈,此舉考的就是臨場應變的真才實學。所以,一個人若是請人代筆,拿了彆人的詩文充門麵,即使進到樓裡,勉強見到了姑娘,也會因為此時露怯,而被對方大為嫌棄,甚至當場掃地出門。
好在,以李叔俊的身份背景,實在不必擔心會被哪家青樓酒肆拒之門外。當天,我們從「平康坊」南門進入。坊內的景象,果然名不虛傳。馬車一路向北,大街兩側,各處燈彩,流光璀璨,如同裝點盛大的節日,大大小小的勾肆,皆是人頭攢動,座無虛席,遲到的顧客甚至隻能立於店外,一邊站著喝酒,一邊支棱著脖子去看店內的表演。
馬車停在了「中曲」地段,有人早已在此等候,將我們引進了一座樓內。進門時,我望見門匾上題著“凝玉樓”三個字。
進入樓中,早有掌櫃的領著幾位姿色出眾的女子等在大堂。其中一位身著紫衫的女子,彆個誰也不瞧,徑直走到了李叔俊麵前。不過,與尋常青樓女子舉止輕浮不同,這名女子的動作十分得體。她隻是默默地站在李叔俊身邊,臉上帶著一抹嬌羞,也暗捺著些許激動。
這時,眾女子之中有個身穿紅衣的開口說道:“公子好一段時間不來,可把我們玉奴等得心焦了,整日裡悶悶不樂的,也不與旁人見麵。嬤嬤說了,即便不接客,與人笑笑,說說話兒,也是好的。可她偏不!嬤嬤說,「凝玉樓」養不起閒人,再這樣下去,可就要罰她去刷馬子了。”
女子一本正經地說完,可話音還未落,自己就先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出來:“玉奴刷的馬子,估計「平康坊」裡的爺們都要搶著坐呢!”
眾人聞言,都是一陣歡笑。
玉奴倒也並不著惱,隻淡淡道:“三郎事忙,自去忙他的。他若整日裡過來,我反倒不稀罕了。”隨即又補充了一句,“我若真的去刷馬子,也隻替三郎一人刷!”
此言一出,又引得眾女子一陣嬉笑。
“哎呦喂,你們聽聽,聽聽!這像人話嗎,這還有王法嗎!”
李叔俊一臉寵溺地望著玉奴,拉起她的手,撥開眾人,當先向樓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