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琢朝沈榆看去,隻隔著一條不到一米距離的走道,他看到沈榆眼中倒映著窗外絢爛的晚霞,過於漂亮,眼眸發著光,看一眼就能被點亮,他的眼裡有他。
他那一刻幾乎震驚了,原來人的眼睛裡可以盛著比世界更廣闊的光景。
某一刻四目相對,強烈的情緒衝擊而來。
“沈榆王琢,你們兩個乾嘛呢?”老師布置了道題,一眼看下去都在埋頭寫題,就他們兩個抬著腦袋對望。
點名一刹如夢初醒,全班都朝他們看過來。沈榆收回目光,笑著跟老師說:“剛剛我跟王琢說,外麵的晚霞很漂亮。”
大家又都朝外麵看去,“哇”,帶著驚呼和感歎。
“好啦好啦,看兩眼就趕快寫題,”老師靠著講台看著這群對晚霞之美讚歎不已的孩子們,“數學題也很漂亮,數學也很美的。”然後趁著同學們低頭寫題,也踱步到窗邊看了看晚霞。
王琢沒有再看晚霞,他深深記住了那雙眼睛。
此後他再見到任何晚霞,都稍顯遜色。
王琢在南方上學,學的是物理專業。說喜歡倒也算不上,大概是習慣。從初中就開始參加物理競賽,到高中,再到大學。跟物理題打交道的時間比跟任何人都長久。
中秋節他還穿著短袖在校園裡麵晃蕩,看朋友圈北方的同學已經穿上毛衣了。有時候他覺得真遠啊,南北之間。他在濃鬱的桂花香裡翻出手機,回應親朋好友的中秋祝福,還有何楚黎的消息“老大,禮物成功帶到!”“好,謝謝你。”
他買了當地很負盛名的桂花糕寄給何楚黎,拜托她找個理由送給沈榆。還買了個桂花香包悄悄放進去。
沈榆很喜歡桂花,他知道。
有一天跟學生物的同學一起去植物園,他看見了一棵很漂亮的樹,葉子依舊是青色的,卻泛黃混著不純的紅,非常絢爛。“這是什麼樹?”明明是第一次見,他卻覺得熟悉。
“嗯……應該是榆樹。這邊少見,大多被種植在北方。榆樹耐寒,能適應乾旱的天氣。”
“榆樹……”王琢抬起頭再一次看樹冠,更仔細地觀察這棵樹。
在旁人的眼裡,王琢平時帶著冷靜和高效做實驗,一次做成功較難的實驗都不會顯得非常興奮,頂多是高興。但此時看一棵樹的眼神卻帶著光。
“王琢是不是應該去生科啊。”他們小聲開著玩笑。
王琢從地上撿起一片與記憶中眼眸顏色最接近的葉子,請同學幫忙做成標本塑封起來。被問起隻是帶著淡淡的笑意說,榆樹的葉子真的很漂亮。
此時他借著月光看著被塑封好的榆樹葉子,同學做的很認真,是一件堪稱完美的藝術品,永遠凝固在非常美麗的那一刻,永遠不會被氧化被腐蝕。
他在想王爾德的詩“我夜晚要躺在清涼的草地上,那也是在給月亮寫十四行詩”。感覺是沈榆會說出來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