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皇帝加派的二十萬大軍抵達襄陽背麵的方城,和撤離的司空寧大軍彙合,一共三十萬大軍,對襄陽發起了前所未有的猛烈進攻。
雙方兵馬在方城到襄陽一代展開了激戰。
襄陽隻有十萬左右的兵,雙方從絕對實力上來講,無論人數還是武器裝備,都天壤之彆。
但趙曦何許人也,有著安邦之文,定國之武,可謂上可掌朝堂,下可為統帥。加上他又精通排兵布陣奇門遁甲,更是在為帥上占據逆天的優勢。
有了趙曦這種開掛式的存在,加上展昭絕對武力值的加入,一個為帥,一個為將,配合默契,帶著襄陽軍勢如破竹,打得王軍節節敗退。
這一次,趙曦隻帶了展昭去前線,其他人,無論艾玉蓉還是四大金剛等有武力值的,均未參戰,趙曦給他們的任務就是看好“家裡”,護好城內。趙湘也並未隨大軍出征,隻負責坐鎮襄陽城,為大軍打理好後勤供給各種。
有了哥哥和展大人的存在,謝箐這次穩如罄石,每天除了幫趙湘乾點活外,輕鬆得有了閒情雅致到處八卦。
“王爺,我哥打仗原來這麼厲害啊。”謝箐幫趙湘遞過一份文書。
趙湘好笑地看她一眼:“箐箐,你怕是沒見過你哥的輝煌戰績。”
“我哥以前經常打仗嗎?”謝箐微微好奇。
從狄青平定邊關後,大宋這十來年很少再有大規模戰事發生,大宋也因此獲得很好的發展機遇。
汴梁能有如今這般繁華,民風能如此開化活潑,當年狄青定乾坤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所以狄青,是很特殊的存在。
趙湘一邊批文書一邊回答她:“殿下雖沒像狄青那樣正式領兵過,但卻打了很多暗仗。”
看著謝箐微微疑惑的眼神,趙湘停了筆,眸中暖色漸顯,像是想起了久遠的記憶:“他曾經...幫我、幫襄陽打過很多仗。”
“幫襄陽打仗?”謝箐眨了眨眼,不是太明白。
“嗯。”趙湘緩緩給她說起了那些年,襄陽軍被各種借口派去和吐蕃諸部“乾架”的事。
吐蕃諸部雖無法和西夏以及遼國的規模比,但他們襄陽軍卻是深入吐蕃當地,在人生地不熟語言不通的地方,其實艱難程度並不比和西夏遼國打輕鬆,有時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果沒有趙曦這個神奇的存在,襄陽可能早就滅在皇帝的算計之下了。
其實,她作為襄陽王,很清楚皇帝這樣做並沒什麼可譴責的,畢竟朝廷和襄陽,本就利益衝突。朝廷要防備和瓦解襄陽王府的特殊地位,自然會出各種法子。自古帝王都是這樣,倒也正常。
趙曦作為皇子,本應為皇家著想,但卻生生因為她,改變了對襄陽的策略。他護襄陽,但也確實控製著一切,不讓襄陽有一絲造反的可能。
因為,她的父皇,老襄陽王,確實是有那麼點心思的。
當她從汴梁回歸襄陽後,她和父王在書房屈膝長談了整整三日,最終讓父王放棄造反,徹底以皇權為尊。
隻要殿下在,襄陽就永遠擁護殿下。
隻要任何人對殿下不利,襄陽就敢揮刀相向。
“臥槽,我哥原來這麼牛逼。”謝箐將右腿腳腕處搭在左腿膝蓋上,右手撐在右腿膝蓋上,聲音興奮,“比我以為的還牛逼。”
趙湘看著她的坐姿,忍不住笑出了聲:“箐箐,你這動作,跟你哥學的吧?”
殿下以皇子身份出現在公開場合時,永遠尊貴優雅,標準的皇家出身典範。可一旦以謝輕攬的身份到處玩時,就瞬間變了個人,陽光裡帶著霸氣,矜貴裡帶著混不恁,總之,特彆的拽。
這個動作,趙曦經常做。
說實話,這動作吧,和優雅沒半毛錢關係,拽得明晃晃的,但卻因為做這動作的人長得太過好看,即便拽得讓人想打,卻又充滿了一種致命的吸引力。
當然,趙曦和謝箐因為氣質長相的不同,出來的效果其實不太一樣,趙曦拽得霸氣,謝箐則更偏慵懶隨意。
“哈。”謝箐看了下自己的腿,對趙湘點讚,“王爺高見!我哥確實拽兮兮的。我給你說啊,我哥在哈佛時......”
謝箐開始給趙湘科普謝輕攬在現代時的“光輝業績”,從幼兒園到哈佛,從校霸到“霸道總裁”,將自家親哥哥給出賣得徹徹底底。
“真的嗎?”趙湘聽得滿眼蠢蠢欲動,想了想,也有樣學樣,“怎樣,我看起來是不是也很霸氣?”
啊啊啊,雖然這妹子似乎一直在說殿下的黑曆史,但她怎麼越聽越興奮,越聽越...愛。
謝箐幫她掰了掰腿:“腳腕再往後一點,對,就這樣。”
看了看擺好姿勢的趙湘,謝箐微微發怔。
她第一次看到襄陽王的真容,就是剛來襄陽的首日。那時,他們正在安排的院子休息,趙湘親自來接包拯和公孫策去密室談事。
那時候,她還不知她是女子。
她記得,趙湘站在院裡,一笑如雲散開,氣質尊雅華貴,又自生英氣,帶著獨屬於大權在握的王爺該有的氣度和雍容。
那一刻,她其實是驚歎的,沒想到她的臥底老板,竟然長得如此好看。
大概是從小就扮男裝的原因,她當時給她的感覺,毫無任何女氣,所以她壓根沒看出她是女子。
後來,接觸得多了,她漸漸知道,趙湘並不是永遠高高在上的王爺,她也很溫暖。不過大多數時候,她出現在眾人眼裡的時候,都還是自帶氣場的襄陽王。
謝箐目光從趙湘身上掠過,心裡暗歎。
其實,趙湘骨子裡也還是一個愛玩愛鬨正直好年華的少女。
不過,大概是王爺當久了,她這個坐姿,和哥哥竟然有了異曲同工之妙。嗯,都很霸氣。
“你和我哥,真像。”謝箐感歎了一下。
趙湘翻文書動作一頓,不過很快恢複自然,語氣似乎也很隨意:“那是自然,畢竟,你哥哥一手帶大的。”
頓了頓,她補充道:“堂妹。”
謝箐笑笑,沒再繼續這個話題:“難怪我哥能震懾住營嘯。”
趙湘:“他就是襄陽軍的靈魂。”
謝箐幫她把批好的文書在桌上擺放整齊:“王爺,你說我哥那麼厲害,這大宋王軍就沒打過一次勝仗,可為啥到現在,還在打?”
雖然趙曦幾乎碾壓式地打王軍,但他卻打得相當奇怪,無論把王軍打得多狼狽,卻從未讓王軍血流成河,因此,這斷斷續續打了十來日了,雙方的將士都幾乎沒折損。
趙湘沉默了下:“殿下他不想打自己人。”
他除了在護襄陽這事上走了私心,其他方麵,幾無瑕疵,確實是一個心有家國胸有大愛的好皇子。
那些年,趙曦為大宋做過很多利國利民的事,因此,趙曦在朝堂,在百官心裡,地位很高。
如果說包拯代表了大宋的民意,那趙曦就統一了文武百官的擁護。
忠臣良將欣賞他的才華,折服他的氣度和胸徑,而佞臣孽臣則臣服於他的實力,震懾於他的多智近妖和鐵血手腕。
都說天家無情,自古帝王家,如果太子太過出色,威望太高,也難免引起帝王的忌憚。
但趙曦卻很懂為君為臣之道,他總是很巧妙地把各種功勞推到他父皇身上,給足了帝王的麵子和虛榮,而且他對這個度把握得很是微妙,最後就是,帝王信任,百官臣服。
遺憾的是,現今宮裡那位,再不是他真正的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