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曦開掛式的存在 開掛的哥哥趙曦(2 / 2)

如今,皇帝急了,要打襄陽,他們不得不迎戰,但不到萬不得已,趙曦並不願真的和自己人開戰。這一點上,他和包拯公孫策他們,出奇地一致。

“那咱也不能一直這樣耗下去吧。”謝箐在椅子上坐下來。

趙湘搖搖頭:“殿下和包大人他們自有思量。這事,沒我們看到的那麼簡單。”

謝箐聳聳肩,得了,反正有開封府兩個大腦在,有哥哥在,這些傷腦筋的事,輪不大她來煩。

* * *

在王軍和襄陽軍剛開戰的時候,遼國和大宋交界處,遼國邊軍和大宋邊軍,也莫名其妙“乾架”了。

嗯,是真的乾架,你扔我一塊石頭,我吐你一聲口水,你罵我傻逼,我罵你生娃不長PY的那種乾架。

這事說起來,有點哭笑不得。

起因是大宋這邊某個小兵養的寵物小鴨子不小心跑過了邊境線,在遼國地盤上拉了一團屎,據說剛好拉到了遼國某個小兵的軍靴上,遼國小兵就一腳踩扁了小鴨子。

大宋兵痛失愛鴨,就站在邊境線上聲討遼國人凶殘狠毒,連可愛的小鴨鴨都不放過。

遼國兵聽了不乾了,說:你們中原弱雞唧唧哇外乾啥,去年秋天,我們家養的鴿子,還被你們抓去烤來吃了。

大宋兵一噎,開始翻舊賬,把近五年來所有的雞毛蒜皮全都扯了出來,遼國兵也不逞多讓,把近十年來的芝麻綠豆事都挖了出來。

一開始還是兩個兵站在邊境線對罵。

到後來,各自“呼朋喚友”,開始罵群架。

“你去年踢了一顆石子兒,打到老子屁股了。”

“你們去年拉肚子,使勁往這邊吹風,沒把我們營熏死。”

“你們中原人小氣巴拉占便宜,我遼國的大雁飛過去一趟,回來就少了兩根毛。”

“......”

“......”

口述筆伐,形容詞成語各種亂用,口沫橫飛。也沒人聽對方究竟在說啥,各自絞儘腦汁搜腸刮肚地抖對方黑曆史。

那架吵得啊,嚇得剛好飛過的一隻大雁一頭栽了下去。

好吧,大宋兵終於可以為“雁過拔毛”正名了。

再到後來,矛盾升級,君子動口有毛用,動手!

於是,群罵變群架。

於是,從士兵偷偷摸摸不用武器的群架,演變成明目張膽的鬥毆。

再到後來,誰也記不起事情的起因了,越打越仇恨,恨不得撕了對方,雙方都去慫恿將軍去滅了對方。

大宋這邊還比較理智,將軍先是也護短地叫罵怒斥了遼國強詞奪理,後又狠狠訓誡了自己的兵一番,就強行了解了這事。

但遼國那些所謂的草原蠻子可不乾了,大將軍因為沒讀多少書,壓根打不過大宋這邊的嘴碎子,一怒之下,直接“重兵壓境”。

當然,隻是重兵壓境,黑壓壓地壓在邊境,卻並未真的開戰。

隻每天派三個嘴碎子罵人。

無獨有偶,隔壁的西夏,也神同步地“大軍壓境”,同遼國一樣,隻壓卻沒真打起來。

西夏的理由比較獨特,說是什麼大宋的哪個將軍不講武德,搶了他們將軍最愛的女人。總之,理由一個比一個荒謬。

當這奇葩消息傳到襄陽時,謝箐等人麵麵相覷,雖沒搞明白這背後究竟啥意思,卻硬是先笑出了鵝叫聲。

媽呀,兩國交戰原來還可以這樣,這尼瑪也太好笑了。

包拯有些鬱悶地看了眼耶律古琦:“蕭楚楚,以後還是莫要罵大宋男人生兒子沒那什麼。”

耶律古琦很認真地道:“放心,本公主讓皇帝哥哥通知邊軍,下次吵架換個侮辱性弱一點的理由。”

公孫策艾玉蓉雙雙翻了個白眼。

四大金剛還在捂肚子笑,笑完了,紛紛問對方:“這是為啥呢?”

謝箐笑夠了,問公孫策:“先生,這是你們乾的吧。”

公孫策笑道:“遼國是,但西夏,不是。”

張龍插話:“啊,是我們乾的?不對啊,我們不可能讓外邦來打我們自己人的。”

趙虎也道:“眼下王軍在和襄陽開戰,要是邊境再來外地,那大宋可危險了。”

謝箐白了他倆一眼:“誰告訴你們遼國西夏要打我們啊。”

“那重兵壓境乾啥?”馬漢弱弱問道。

謝箐看了一眼包拯公孫策,道:“逼迫皇帝退兵。”她算是看出來了,趙曦和包拯他們都不願真的打自己人,所以,國際友人來幫忙。

“大人,先生,”謝箐笑道,“我說得對嗎?”

包拯一笑:“挺聰明的啊。”

沒錯,這一切都是為了逼皇帝主動退兵。遼國邊境的事,是耶律古琦讓她的皇帝哥哥授意乾的。當初耶律古琦在新皇上位時出了很大力,這點人情,倒是可以的。

當然,所謂重兵壓境隻是虛張聲勢,根本不會真打起來,目的就是給大宋皇帝造成邊境危的假象。

至於西夏,是顧傾城做的,目的一樣。

“可是大人,遼國西夏同時兵臨邊境,雖然是假象,但也是有風險的啊,這萬一假戲真做,渾水摸魚,那豈不是置大宋於危險之中?”謝箐提出疑問。

包拯頷首:“小謝青,你這可是越來越聰明了啊。放心,你能想到的,我們都考慮到了,你就安心等著皇帝退兵吧。”

他和公孫策從不做沒把握的事,所有的風險,都會被他們考慮入內。

謝箐說得沒錯,即便大宋這十來年和西夏遼國交好,但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隻要利益足夠誘惑,背後陰你兩刀,實乃正常。

但顧傾城,卻是他們這個計劃的底氣和保證。

當初,顧傾城給他們來信,說如果他們守住了襄陽,他就考慮幫他們一把。

當襄陽渡過棉衣事件,成功守住襄陽後,顧傾城又給他和公孫策來了信,告訴他們不必擔心西夏和遼國的反水......

如果是彆人說這話,按照他和公孫策多疑的性格,倒真不放心,但顧傾城說這話,卻是最大的保證。

謝箐默默給包拯豎起大拇指。

黑白無常還是那個黑白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