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白日裡蕭程晉都騎馬前行,除了喜巧和如意,沒人知曉馬車車廂內的她是以什麼姿態待著。
冉婉在心中如此寬慰了自己,躺的愈發心安理得了。
如此又顛簸了幾日,冉婉乘坐的馬車,終於趕在除夕前夕踏進了邊城。
和冉婉想象的情況不同,或許是因為臨近年節,邊城內百姓來往走動,街邊小攤叫賣,熙熙攘攘好不熱鬨。
“你不是說,邊疆正在打仗?”冉婉小心翼翼的順著馬車車窗的縫隙朝外看,不解的詢問喜巧,“瞧這樣,像是在打仗的樣子麼?”
喜巧也很是茫然迷惑,她先前確實聽到有侍衛同世子稟報,說是韃子扣邊,路上不安全,建議蕭程晉加快隊伍行進速度,以免路上生變。
按理說,事關軍情,應當不會有人膽敢謊報才是。
可是看到眼下這城內熱熱鬨鬨的,又不太像深受韃子騷擾迫害的樣子。
隻除了城門緊閉,他們在進城之時受了一番嚴格的盤查外,整座邊城看起來同普通城池一般無二。
直到馬車停在了將軍府門前。
一個穿戴似管家模樣,外貌看起來已近天命之年的男性匆匆迎了上來,向蕭程晉躬身拱手行禮,連聲告罪。
“世子可算是到了,斥候來報,說是有韃子的蹤跡出現在附近的村子,將軍率人趕過去查看,府中隻餘幾人留守,沒有前去迎接世子,還望世子恕罪。”
“榮伯,”蕭程晉翻身下馬,客氣的虛扶了對方一把,“不必多禮,軍事為重,理所應當。”
榮伯是守在邊城將軍府中的管事,在將軍府做事幾十年,德高望重。
幼時蕭程晉來到邊城,可沒少受對方照料。
一彆多年不見,榮伯的視線在蕭程晉身上來回梭巡,感慨不已。
“世子長大了,”榮伯麵帶欣慰道,“鎮國公府後繼有人啊……”
簡單的寒暄完,榮伯的視線落到了蕭程晉身後的馬車上。
蕭程晉前來邊城之前,孟氏就先遞了一封信到將軍府,告知了來人是誰,並安排一應事宜。
榮伯知曉,此刻馬車裡坐著的,應當就是那位剛進門的冉姨娘了。
“先進府,舟車勞頓,府中已命人備好了熱水熱食,先歇歇腳,”榮伯招呼眾人入府,“稍後派人去尋一尋將軍,告知他您已抵達一事,將軍一定很高興。”
身為鎮邊大將軍,蕭雄一年絕大部分時間都待在邊關,無召不得輕易歸京。
蕭程晉又被困頓在京城不得而出,父子二人這數年來見過麵的次數,用一隻手都能數得過來。
縱使聚少離多,但父子之間的感情卻從未淡過。
蕭程晉本想拒絕,畢竟軍情重要,但被榮伯抬手示意,阻止了他未出口的話。
“若不是事發突然,將軍本想親自去城門外接你的,”榮伯歎道,“好歹也讓他能儘早知道你抵達的消息,將軍很是掛念你們。”
蕭程晉聞言想了想,便默認了榮伯的安排。
榮伯見狀很是高興,熱情的邀請蕭程晉等人入府。
蕭程晉回頭看了一眼安安靜靜的馬車,轉頭吩咐立在馬車邊的喜巧,“去請姨娘下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