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不錯,是我大意了。”阿煙被戳穿了也不生氣,“吃完了自己洗碗,我們這都是自己動手管自己的,還有,講故事從今晚開始,那群孩子還沒聽過京城來的人講過的故事呢。”
“為什麼是講故事。”
“因為要哄孩子們睡覺啊。”
“為什麼是講故事。”
“因為很多知識道理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為什麼是講故事。”
“……因為真正的故事並沒有多少個,通常會把自己的事情或者所見所聞當成故事來說,從中會透露出講故事人的很多事情。”
“你很聰敏,細心,善於觀察,但是,你不會說謊。”這是個很好的有點,也是個很差的缺點。原知凜在心裡補上一句。
阿煙撇撇嘴,她也很無奈,不會說謊又不是她的錯。“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原知凜頗為詫異。
“很久很久以前,在遙遠的地方,有一個國王,娶了一個王後。國王每個月都會出去打獵幾天,而王後就會在這幾天和侍臣偷情,直到有一天被突然折返的國王發現,國王把王後和侍臣都殺了。但是,殺了他們並沒有平息國王的憤怒,國王在國中發布詔令,挑選國中適齡處子入宮侍寢,而這些處子在新婚之夜的次日清早就會被國王殺死。如此三年,國中處子越來越少,人心惶惶,一位大臣的女兒為父分憂,主動提出入宮侍寢,女兒說有辦法活到第二天。女兒入宮,當天夜裡,她對國王講了一個故事,故事跌宕起伏,精彩萬分,直到天亮,都沒有講完,女兒很遺憾,天亮了國王要殺了自己而故事沒說完,國王也很想知道結局,多留女兒一天,等晚上說完這個故事再殺了她。第二天夜裡女兒說完了這個故事,又說起了另一個故事,國王聽得津津有味,同樣的次日清晨還是沒說完,國王又多留了女兒一天。如此反複,直到三年後的一個清晨,女兒向國王坦白,她已經把她所能知道的故事都已經講完了,民心在這三年也日漸平穩,女兒可以被殺死,隻是希望平複國王心中的憤怒,不要再殘殺處子。”
“後來呢?”原知凜漸漸聽得入神。
“後來?後來……國王沒有殺死女兒,也沒再召處子入宮,國王的憤怒在這三年眾多故事中,消散殆儘,女兒成為新的王後,夫妻恩愛,直到白頭。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一千零一夜。”
“為什麼要對我說這個故事?”
“因為這就是秋心山講故事懲罰最開始的初衷,講完故事就殺,下下簽,十個故事,說完十個故事,你的人質生涯就到頭了,要離開秋心山,至於去哪,就要看你的故事講得精不精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