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家 。(2 / 2)

今日不宜 她不聽我說話 3565 字 10個月前

“憲兒今日可有鬨騰?”崔清憲是個歡騰的性子,今日又是宴席,她也忙著招待賓客,難免顧及不到他。

“今日秋茗姐姐一直陪著小少爺玩耍,奴婢瞧著小少爺今天玩的很是儘興,早早的便歇下了。”

“如此便好。”崔得宜點點頭便隨著靈杉向內室走去。

靈杉服侍著她進了浴桶,為她添好香料後便笑著說:“今天小少爺歇的早,等明天醒來瞧見老爺回來,還不知道他會多高興呢。”

“嗯,等到爹走的時候,還不知道他會多難過呢。”崔得宜頭靠在浴桶邊沿,閉上雙眼,任由靈杉為她疏通著頭上的經絡。

“姑娘怎麼淨說些不開心的,可是今天謝小王爺說了什麼?瞧著您的心情不是很好。”饒是靈杉再遲鈍,也覺出些不同的味來,可是崔得宜卻沒有多言,止了話頭,靈杉過會再去瞧的時候,人卻已經沉沉睡去了。

次日一早,西院便熱鬨的很,崔三爺從翰林回來,出乎崔得宜意料的,隨行的正言正行帶了好些行李回來,瞧著像是要回來長住的意思,雖說昨日崔得宜心情欠佳,今日也不由的喜形於色來,整個西院從外瞧了去,全院上下都喜洋洋的。

崔清憲一覺醒來,瞧見院內平白多了許多人,又細細瞧去,便見了姐姐身邊的熟悉身影,還不待薑嬤嬤帶他過去,自己便笑著跑了過去,一把將崔三爺抱了個滿懷,嘴裡一直念叨著好想爹爹,崔三爺聽著不禁紅了臉,引得身邊的丫鬟嬤嬤們都不由笑出聲來。

崔三爺素來是個冷淡的性子,崔母還在的時候因為夫人熱鬨的性子,整個人顯得有人情味多了,崔母離世後,卻又像是一下子受了打擊,恢複了以前的清冷不說,人也逃避似的日日浸在翰林裡,放心的將一雙兒女交給大哥大嫂看管,平日裡回府的日子屈指可數。

崔得宜的性子隨他,重規矩,心中有情卻不顯露於色,往往和這個女兒在一起,說不了幾句話便會陷入沉默之中,這時候就顯現出崔清憲的重要性來,他性子活,倒是隨了他早逝的母親,每次崔三爺回府,便纏著他不放,倒也給這個小院填了幾分人氣。

眾人瞧著小少爺不撒手,而崔三爺麵露無措,便連忙招呼著小少爺先讓老爺歇息好了再說,直說以後還有大把時間同老爺親近,小家夥這才依依不舍的撒了手,又閒不下來似的跑去幫正言正行拾掇行李,生怕好不容易回來的爹爹突然消失似的,自己在那親自盯著。

崔得宜見此,這一瞬間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

眼瞧著崔清憲在那邊瞎忙活,總想著出一份力,崔得宜怕他傷到自己,正要去幫忙,卻被崔父叫住了。

“皎皎,同我過來一下。”

崔得宜聞言頷首,示意秋茗去崔清憲那邊盯著點,自己便隨著崔父進了書房。

“怎麼了嗎爹?”崔得宜同崔父一起坐定後,方才開口問道。

“是有一樁喜事要同你講。此次北魏使團來,帶了很多刻本詩經來,裡麵有很多北魏那邊的名帖,現都收錄在文淵閣內,在北魏歸國之前,陛下決定將文淵閣對外開放數日,彼時天黎學者和北魏來使皆可入內品鑒,也算是兩朝友好邦交的一環。

我知你向來喜歡臨摹名帖,便也向陛下要來一個名額,即日便可動身。”

崔父笑著將此事說完,卻未見崔得宜有所反應,不禁覺得奇怪:“怎麼了?可是不願?”

崔得宜搖搖頭,心想,怎麼可能不願呢,名帖於她的吸引力便如古籍於崔父一般,早在聽說北魏獻上很多名帖字畫時,她便按耐不住想去一覽,可惜文淵閣居於深宮,而她入不了宮。

如今兩朝共鑒,文淵閣可以對外開放,她卻平添了幾分顧慮。

“那是有什麼顧忌嗎?”

崔得宜不欲隱瞞,將近日煩擾她的賜婚一事和盤托出,並未多言,崔父便了然的說:“你是因為公主一事,不願入宮?”

崔得宜雖然不想承認,但她確實有幾分逃避的心理在,之前雖駁斥了謝聿為,但其實她心中也知曉了答案,事實多半如此,是以一時之間,她竟不知該如何去看待她同含山多年來的情誼。

“糊塗啊!我還道你素來通透,怎麼反而被這些束縛住了腳步。”崔父頗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意味,語氣也不由重了些。

說完便又有些後悔,忙又補救著說:“這些東西,爹也不是很懂,無法同你感同身受,家裡的事到底還是你大伯母懂得多些,你不若去問問你伯母的看法,爹隻是覺得,如此難得的機會,實在不該輕易舍棄。好了,你自己好好想想吧,決定好了自己拿主意便好,我們皎皎也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