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安二十五年未月 是舞姬? ……(1 / 2)

圓缺 一隻彤魚 3326 字 10個月前

元安年間,靖國經濟繁榮,國運昌盛,隆安皇帝勵精圖治,提倡開放。

素有霓裳羽衣燈火輝煌,又有燕然未勒染金沙場。

其長安城內國泰民安,光華璀璨,瓊漿玉液養就數以美人,美酒詩詞盛極一時。

周遭前來進貢的蕃國多達70餘,數以萬計的各國使臣、商人、舞姬、文化、宗教信仰等紛至遝來。

各種膚色、不同語言的商賈雲集。

靖國太子李淵自小習劍,武藝超群,經隆安皇帝恩準,十三歲跟隨太子太師董康雲遊四海,前往蓬萊仙島習劍道一術於年滿二十歸來。

而在這看似平安的城內實則暗流湧動,波詭雲譎,各蕃國蠢蠢欲動,其西域的西玄國最甚……

城北西郊林

“哎,你說這西玄國什麼意思?明明前幾個月還說要攻打我國,怎的現在卻派來了使臣,送了舞姬前來和談?”浩浩蕩蕩的軍隊前麵一位騎馬的將軍說。

“不知……可能是打不過想和談?”旁邊的人附和道。

“我看倒不像,不過也是苦了我們這些士兵,還得護送他們進京。”他接著說。

軍隊後麵跟著兩三輛馬車,中間的馬車上。

一位頭披淺綠金絲頭紗,麵帶遮麵金紗,身著墨綠色綢緞舞裙的少女跪坐在車內,身姿嫋嫋,看上去瘦小纖弱,身上的珠寶首飾倒是把少女稱的華麗非凡。

她的雙手安靜放在腿前,眼睛微合,足係銀鈴,舉手投足間透露著神秘。

“多蘭小姐,您在想什麼?”身邊同樣跪坐的侍女輕輕出聲。

被叫的少女緩緩睜眼,眼尾上挑,眼頭偏尖,“無他,不過是一場腥風血 雨。”話畢,隻見她嘴角上揚,似乎還透露出一絲興奮。

一隻箭穿過林間的落葉,呼嘯而過,射在第一輛馬車的車夫身上,隨即車夫摔落,馬車停下,接著又有幾十隻劍向馬車射來。

“全軍聽令,保護使臣大人!”最前麵的馬上將軍拔出刀斬斷射過來的箭。

一群身著黑衣的人從草叢、樹後一躍而出,抬起手中的劍朝眾人襲來,一時間刀劍交擊,慘叫聲四起,滿目血肉橫飛,飛濺的血汙在空中拋灑,不斷有人倒在血泊裡,橫屍遍野,血流成河。

其中的一個黑衣人殺遍身邊的人,跳上第一輛馬車,一把拉出裡麵瑟縮躲藏的男人,大刀一揮,頭顱倒地。

縱身一躍又跳到其他馬車上,掀開簾子一看,裡麵全是瑟瑟發抖的歌女舞姬,正抬手舉刀,一位將軍趕來擋住刀刃。

“小姐,快跑!”侍女拉住多蘭跳下馬車,剩下的人也紛紛跳下去逃跑,刀光血雨,眼見一把刀要落到侍女的左肩上,多蘭攔住她的腰,轉身,躲過刀刃。

沒能得手的那人繼續出刀,直刺多蘭的胸口,她接連後退,結果退的太急,身體本能向後倒下,沒辦法了,她翻手一揮,正欲出手,一個葫蘆酒瓶飛來把刀打下。

不遠處的崇林中一陣山風呼嘯而過,落葉被吹起,一抹鮮紅色的身影踏劍而來。

少年身姿高挑,眉眼清秀,一身蕭蕭紅衫內襯,與銀白色的外套相間,低調而有質感,看似簡單,布料確是價值不菲,暗紋金絲點綴於上,腰間掛著一枚晶瑩剔透的玉佩,高束起的黑色長發飄蕩在身後,嘴邊還掛著一抹輕笑,張揚熱烈。

他一躍而下,手握銀劍轉身揮動,朱色衣擺轉動,腳尖在地上使力一點,騰空而起,身子輕盈如風,一片塵土飛揚,銀劍倏忽飛出朝向黑衣人,少年雙手施法,血光乍現:

“破!”

隨即地麵裂開,黑衣人們被炸出百裡開外,吐血身亡。

立地,他伸出手,銀劍應喚而來,少年轉身,劍尖直指多蘭頜下。

剩下的刺客大叫“妖怪!這是妖怪!”隨後全部倒進血泊中。

通透的銀色長劍上鑲嵌一顆血紅的寶石,在陽光映照之下泛著森冷寒意,鮮紅的血順著劍鋒滴落,落在她墨綠色的裙擺上,變為黑色。

刀光劍影,針鋒相對 。

她抬眼呆呆望著身前的少年,少年俯視著她,劍尖挑起她的麵紗,手腕轉動,麵紗隨風飄走,發絲貼在臉上,麵容暴露在風裡。

多蘭是西域人,但她母親是中原人,所以臉上又有了些中原人柔和的美,朱唇纖手,顧盼生姿,那種驚心動魄的美很驚豔,越看越耐看,一雙眼睛很是勾人,但清澈的眼眸使她並不嫵媚,反倒多了幾分幼態的少女感。

麵前的少年不可察覺的呆滯一瞬,心裡隻有一個想法。

像貓。

“起來。”少年看著她,薄唇輕啟。

多蘭看著他,此刻心裡想的並不是感激,而是感覺到一種威脅。

這個人很可能會妨礙到她。

不等她反應,少年轉身就走,彎腰拿起不遠處掉落在地的葫蘆酒瓶,眉眼一皺。

可惜了。

這麼好的美酒倒是浪費了。

刺客已全部身亡,馬車旁傳來一陣嘈雜,一群士兵圍著一個人頭分離的男人屍體。

“將軍,這可怎麼辦,使臣大人都腦袋落地了,那我們是不是也要腦袋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