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品原則上依據的是行狀,家世隻作參考。可如今的雍朝,完全以家世來定品級。出身寒門者行狀評語再高也隻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門者行狀不佳亦能位列上品。
民間有句傳言道,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想要高官厚祿,唯一的途徑不是寒窗苦讀,而是投個好胎。九品中正製不僅成為維護和鞏固門閥統治的重要工具,本身就是構成門閥製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各個門閥大家已延續百年,勢力盤根錯節。應元淮是個手腕硬的皇帝,震得住這些老狐狸。可是他百年之後呢?
應元淮不是不懂這個道理,所以他準許唐鴻章推行變法,將九品中正製逐漸改為科舉製。這樣一來寒門學子和豪門貴族也有了相同的機會,朝廷也不再烏煙瘴氣,可以任賢使能。
可那些門閥會同意嗎?沒了九品中正製,便沒了延續權利與榮光的保障。唐鴻章動了他們所有人最珍貴的蛋糕。
不停有人給應元淮煽風點火,說他乃萬聖之尊,必將長生不老,永遠統治於世。說唐鴻章心懷不軌,盼著皇帝早點死,好在朝中暗中培養自己的親信。
所謂的親信就是那些白衣書生。如果唐家沒有出事,新政可以推行,或許他們將會有第一次加官晉爵和光宗耀祖機會。
可現在什麼都沒有了,他們最敬重的老師,以最慘烈、最不體麵的方式,永遠離開了他們。
牆根處,一身青色長衫的男人正死死地捂住樣貌清麗的小女孩的嘴。驚恐的淚水盈滿了她的眼眶,男人寬厚的手掌堵住了她發出的聲音,細碎的哭聲從指縫流出,像是幼獸的哀鳴。
“小姐,快走啊!”
“唔…爹……..” 女孩用力蹬著身子,想從男人的懷抱裡掙脫出來。
“怡姐兒,趕緊走吧。好好活下去,走出了這座京城,就再也不要回來。”
這是男人將她抱上馬車前,最後一句囑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