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太子在神外,是一個很厲害的人……(1 / 2)

向你獨行 悠悠湖上 3555 字 10個月前

回到實驗室,細胞房的細胞台早已被約滿了,我又隻能等到晚上才能搞細胞了,為了合理利用時間,我打算先做一些分子生物學的實驗。

這個時間是實驗室人最多的時候,往往都是早起來做實驗的人準備一天實驗的收尾,中午來做的實驗的人正在進行實驗,夜貓子型選手,補了一天的覺,吃飽喝足之後剛開始一天的工作。

像我們這種八年製的專業型博士其實很尷尬,學校和醫院對我們的培養要求著重臨床的,但是臨床能力主要是一種經驗獲得型的技能,沒有時間的沉澱和積累,很難有突破。由於大量時間都在臨床上,能分配到科研時間就很少,偏偏科研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工作,升職,評職稱都與科研息息相關,一篇即使是高分的SCI論文可能對醫學的發展產生不了大的影響,但是卻可以影響一個醫生的發展,甚至這個影響是一輩子的。所以,八年製在科各科室眼裡就是臨床不行,科研也不行。尤其是我們科已經很久沒招八年製了,我是唯一一個。所以,我一直覺得老板是迫於學校和醫院壓力才不得不招我。

這些年,進入課題組後在老板的經費支持下,我的科研時間雖然很少,但我也還算得上是努力。之前幫科研型博士師兄、師姐打工,拿到了三篇共同一作的文章,後來自己也發了一篇的6分的文章,博士主攻的一個課題投到了circulation已經修回再投了,現在手上另一個脂蛋白與主動脈瓣鈣化的課題正在開始做。目前看起來還不錯的成績的巨大代價是我犧牲了我自己的身體,去年我就因為十二指腸潰瘍被迫回家休息了兩周,我爸媽都很後悔,她們覺得當初不該讓我轉係學醫。可是現在社會這麼卷,我所在的醫院,我所在的科室又是卷中之王,大家拚學曆,拚科研,拚背景,削尖了腦袋也要拚命往裡麵鑽。我的爸爸是法醫,媽媽是一名檢察官。家族裡也沒有一個人在醫療係統裡,我記得我進組後第一次參加組會,帶我做實驗的李達一師兄跟我說“師妹啊,我們倆可能是這個組裡僅有的兩個沒有背景的學生了。”李師兄本人非常優秀,和秦晴老師是一級的,本科五年4次年級第一,拿獎拿到手軟,直博五年發了一篇頂刊,兩篇次頂刊。現已留院,據說家裡是陝西農村的,父母都是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真真正正靠學習改變了命運。每次我想到這裡,再看看身邊這些忙忙碌碌的研究生們,一邊抱怨臨床加科研太累,一邊馬不停蹄的一個課題接著另一個課題。

我先做了一會分子生物學實驗,再到細胞房去看看能不能撿漏,周雨涵師姐笑著說道“師妹,我細胞還沒長好,操作台已經滅好菌了。我的時間給你吧!”

哇,周師姐真是人美心善,她是我的同門師姐,南大本科後到我們這邊讀的碩士,然後又轉了老板的博士,我雖然叫她師姐,其實我們倆是一起畢業。她是我們組,甚至於我們科的顏值擔當。大概是從小學習舞蹈的原因,氣質非常的優雅,又有一點法式慵懶,身材高挑。性格也很討喜,嘴巴很甜,每次老板和師母請我們吃飯的時候,她都在主桌負責活躍氣氛,保證不冷場,老板和師母也都超級喜歡她。不像我,我每次去都隻是個蹭飯的。

隔壁台的陳師兄見到我來蹭台子,問道“張學思,今天CCU交班怎麼沒見到你,老板還問了。”

陳師兄是老板的在職博士。由於太忙了,也是見縫插針地做實驗。

“啊,老板怎麼會問我!他說什麼了嗎?”缺席交班還被老板抓包讓我有些害怕“我去補神外實習。”

“補神外實習?”周師姐驚訝道“你為什麼要補神外的實習啊,你不是心內的嗎?”

“就是之前大四實習的時候,神外缺勤太多了,教育處叫補上,否則無法按時畢業。”

“哈哈哈哈,還真的要補啊”陳師兄調侃道“這是以儆效尤?”

我認命地說道“殺雞儆猴。”

周師姐本來就比較擅長聊天,這次她乾脆坐在我旁邊,問道“那你有沒有見到老板的兒子啊?”

“太子在神外?”陳師兄也一起來吃瓜。

“對啊”周師姐繼續說道“你們都不知道?”

我搖了搖頭,陳師兄也搖了搖頭。

“孤陋寡聞啊孤陋寡聞!”

“快說快說”陳師兄吃起瓜來興致勃勃。

我腦子忽然飄過一張臉“等一下,太子不會是叫葉之恒吧?”

“對啊”周師姐笑著點點頭。

“你又怎麼知道的?” 陳師兄又轉過頭來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