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州央上陣,國內繁華,百姓安居樂業是皇上治理有方。朝廷臣子中少了居多武將,貪臣,以及前朝妃子一並通殺。
景德殿內,天氣漸漸變冷,薛正與沈世坐在鏤窗前交談。
沈世一隻手撐著腮,拿著茶杯小酌,道:“殿下今日喚我來是為了莊媚一事。”
“莊媚雖然是前朝妃子,但也是良將的姑姑,現已被絞,莊傲心疼女兒肯定會勸說良將向朝廷討回公道。”薛正擺手解釋。
“殿下莫急,莊傲擺不出名堂,他可是周央一大賢臣,定不會為了小女而斷了大女兒前程。”沈世歎氣,看著薛正真誠的臉,“你說日後可怎麼辦,殿下始終要立皇後,莊漪是不二人選。”
“你這是什麼話,立誰為皇後我說了還不算了?”
“殿下還是想的太美好,忠臣之女應當選中,殿下還是不要太任性。”沈世長歎一聲,莞爾一笑,舉起一根食指,“一千兩,咋倆打個賭,不就朝中那群老頑固又要開始催了。”
“為啥是一千兩?”薛正疑惑道。
沈世拍桌,被薛正表情逗笑:“買軍餉的錢還是我出的,彆耍賴。話說回來,良將不回城倒是讓我心憂。”
“心憂?”
“嗯。沒錯。”沈世撩發而過,“行都行動能進行得如此順利事有蹊蹺,都邊防備還是太鬆懈。”
“派呂進才帶兵守著。”
“單是呂進才還不好,四麵大門都要有兵守著,行都不在有外城百姓來往,如同一張方桌一將一方。外城百姓隨意進出就當是有人把刀架在脖子上。”
“百姓不留在行都哪留在那裡?”這樣一想得罪的是富商。
“百姓居於行都之外,願搬離者未來孩子年紀到了科舉,便會得到不少好處。好處給足了,百姓自然妥協。”沈世光靠科舉不依原則,“如是家中出得一將士,封賞還要跟上。”
“將士在行都生活雖然能利於帝宮防守。但是百姓住處就不一定能成。”
“在帝宮附近能有一處房的都是大家名門。”沈世皺眉思索,“此事還是要看準時機,無論如何行都內不可有閒雜富商。”
“這種大事還是要慢慢來。”薛正說罷。
“好了,我要回家吃飯了,不然小謝又要鬨騰。”沈世起身,理理衣擺。
“他都幾歲了,還要人照顧。”薛正很不爽,兩天敘一次請誰吃得消,想到奏折已經批完了,沒有理由留下沈世,“我送你到宮門口吧。”
沈世回頭一笑,道:“好啊。”
出殿後,薛正一旁的太監剛想提醒,卻被薛正揮手打斷。
“宮裡全是殿房,不如種些花花草草,樹木更是再好不過。”沈世與薛正一並行走提出建議。
“景德殿前的一大片空地用來剛好。”
宮門前站著的身影引起沈世注意,看仔細後沈世翻了個白眼不想搭理,昨日隻是不能忘記!
薛正隨著沈世眼神望去,是柳安!竟然來行都了。
“柳安。”薛正見那人應聲回頭,“過來。”
柳安過去了,而沈世火上澆油,甩袖上了馬車,直接就走。
“唉……”薛正不知其中原因。
“薛叔。”柳安聲音小得可憐。
“你把信順利送到宣王手中了?”薛正拍拍柳安肩膀,“還算不錯,能找到宣王,且能活著趕到宮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