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塵·初遇 在湛藍的天空下,紫禁城那……(1 / 2)

蕭牆禍 長庚伴殘月 2932 字 10個月前

楔子——

在湛藍的天空下,紫禁城那金黃色的琉璃瓦重簷殿頂顯得格外輝煌。正紅朱漆大門頂端懸著黑色金絲楠木匾額,上麵龍飛鳳舞地題著三個大字“勤政殿”。

殿內,龍涎香在金獸香爐中繚嫋,一個帝王端坐在金漆雕龍寶座上。

他一雙鳳眸顧盼生威,如寒潭一般深邃,透著冷冽的寒意。由於經年的病症,他雙頰蒼白得猶如光潔的細瓷,隱隱泛出清冷涼薄之色。

如今前方戰事吃緊,在成堆的奏折前,蕭徹神情晦暗不明。驀地,他拿奏折的手陡然用力,指尖泛白,盯著奏折中的一行字“霍冉將軍……命懸一線”,陷入了沉思……

——————————分割線———————————

宣慶六年,偌大的皇宮中一片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宮女太監們個個行色匆匆,來來往往地為一年一度的中秋家宴做準備。

嬪妃們的笑鬨聲、臣子們的高談闊論聲、皇子公主們的嬉戲聲與伶人的絲竹聲交織著,一遍又一遍在大殿中回蕩。

闔家團圓的歡樂乘著夜晚的冷風溜出殿外,讓人避無可避。

一個小男孩蜷縮在太液湖邊,止不住的發抖,單薄的衣服抵不過刺骨的寒意,他望著遠處燈火通明、笙歌燕舞,獨自一人坐在陰影中,一顆心冷寂得似乎結了冰霜,仿佛世上一切的熱鬨繁華都與他無關。

茫茫暗夜中,齊齊歡聚時,誰會在乎一個母妃剛剛觸怒龍顏,已然失寵的皇子呢?

母親在冷宮中日複一日的怨懟似乎又在他的耳邊回響,淩厲苦澀:“蕭郎,你可是忘了錦兒了,緣何這麼多日不來看錦兒?”

她有時笑,有時哭,披頭散發的她在一次次的希望又一次次的絕望之後愈發瘋癲,臉龐上滿是滄桑與痛苦,眼角也已悄然生了皺紋,一夜白頭,曾經的美麗容顏再找尋不到痕跡。

他的母親如妃本是名震江湖的歸雲山莊莊主的女兒,家中富可敵國、雄踞一方,自小嬌生慣養,卻在天真爛漫的年紀遇見了薄情的帝王,從此注定了一生的悲劇。

不久前,皇帝在去往如妃宮中後突然龍顏大怒,將殿中的瓷器摔了個遍,甚至下令將如妃幽居冷宮、無旨不得外出。

如妃不堪忍受冷宮中孤寂的漫漫長夜,日日夜夜獨自垂淚,近乎癲狂,最終她在一個無人知曉的夜晚上吊自儘,命隕於冷宮。

宮中人暗中議論說如妃是因恬不知恥與侍衛私通,甚至珠胎暗結罔顧天家顏麵,才淪落如此境地,但蕭徹心裡跟明鏡似的,他很清楚自古薄情帝王家,這一切不過是狡兔死、走狗烹。

遠處的樂聲依然在空中歡快地飄揚著,他低下頭,輕咳了幾下,手腳在寒風中凍得有些發僵,臉色變得更加蒼白。

突然“咻”的一聲,他後背一痛,一個小石塊飛過來,打破了他為自己營造的一方冰冷孤寂的天地。

“喂!你這人真是發癡,這樣冷的天,怎地一個人在這兒?”太液湖旁的假山上麵傳來爽朗明快的聲音,那是十五六歲少年特有的聲線,還帶著一絲稚氣。

假山上的人身著暗絳紅色長袍,外披藏青紋錦鶴氅,率性不羈地盤坐著。他眉眼含笑,目光閃動間,流露出繁星般璀璨的光彩,仿佛無數的星光傾灑而下,倒是讓夜空中一輪圓月黯然失色了。

蕭徹抬頭望著來人,不由得一怔,隱晦地自嘲道,“中秋佳節,花好月圓,我這不合時宜之人若是出現,難免擾了他人興致,故而獨自在此”。

“何為不合時宜?不過是鳥儘弓藏、欲加之罪罷了。他人不悅,與你何乾?人生在世,便是隻顧自己逍遙快活尚且來不及呢,哪裡管得了這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