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個丫鬟端著一個銀白點朱……(1 / 2)

早就等候在那裡的龐三家的見賈敏出來了,忙將煮好的藥端了上去,道:“我的好太太,您終於出來了,太太擔憂姑娘,但是也要顧著自己的身子,大爺知道太太病了,連書院都沒去,這藥還是大爺親自熬的呢。”

賈敏看著麵前的這一碗藥,緊鎖的眉頭也鬆了下來,心中湧起一陣暖意,歎道:“瑜哥兒是個孝順孩子,從小就十分懂事聽話,這幾日也是多虧了他照看妹妹,看著兩個孩子這個樣子,叫人好生心疼。”

“所以太太更應該好好吃藥,快點好起來才是啊。”龐三家的笑著說道。

賈敏接過藥,一飲而儘,龐三家的服侍著她漱了口,喝了口香茗,心滿意足地把空碗交給了丫頭們。

賈敏躺在藤椅上,撿了一塊薑絲梅子放入嘴中,突然說道:“明兒你帶人去西跨院,把門口看管起來,不許人隨便出入,就說是老爺的話,讓秋姨娘好生養病。再者就是她娘家的那些人,就說是給三哥兒積德,免了他們的賣身契,放他們出府去吧。”

“是,”龐三家的倒也不意外,笑著答應了,說道:“到底是太太寬厚,便是知道秋姨娘說了這麼些不著調的話,也隻是處罰了幾個下人,若是在知州太太手底下,隻怕命都沒有了呢。”

“若是依著我從前的性子來,這樣的人,早就被打死了,”賈敏冷笑一聲,道:“隻是到底要看著老爺的麵子上,所以才隱忍不發。”賈敏是武將出身,性子最是爽利,眼裡容不得沙子,隻是嫁為人婦,做人媳婦,身份上就要矮一等,這麼多年來,賈敏的性子也磨練了不少。

“原是秋姨娘沒什麼見識,才說出來的,大爺才名在外,小哥兒連《三字經》都認不全,還是從一娘肚子裡爬出來的,如何能跟大爺相比?”龐三家的勸道:“連老爺都是不信的,太太何必跟她一般見識。”

“明眼人自然都是知道這是胡話,但是要是被有心之人聽去就不好了。”賈敏歎了一口氣,道:“如今老爺身為巡鹽禦史,外頭多少人盯著呢,若是旁人拿著這事做文章,保不齊參老爺一個家宅不寧,興許,連瑜哥兒名聲也會受到影響。”

“難不成,老爺也是想到這一點,才會出手的?”龐三家的眼睛一亮,說道。

多年的夫妻,賈敏自然知道林如海所想,點點頭,道:“那些下人什麼的都好處置,就隻秋姨娘有些難辦,好歹是給老爺生養過的,又剛剛失了孩子,我若是處置了她,難免落人口舌,若是不處置,那以後又如何管家,所以這事兒也隻有老爺出手才做合適。”

龐三家的笑著說道:“老爺一出手,旁人自然就無話可說了,還是太太看得明白。”

“從前我膝下隻有一個瑜哥兒,後來又有了玉兒,雖說終身有了依靠,但是子嗣還是越多越好,”賈敏皺眉說道:“所以儘管老爺不是個重色的人,但是為了不讓旁人說我善妒,我還是給他納了那麼多妾,可偏偏這幾個肚子一個爭氣的都沒有,外頭也有不少人說我厲害,如今好容易生下來一個,偏又沒了,這不是落人口實,說我眼裡容不得人嗎?”

這話龐三家的可不敢輕易接上,畢竟後宅裡這麼多能生樣的女人,偏偏隻有正室生下的兩個,任誰都會覺得這事兒有貓膩。但是真正了解林家的人都知道,林家子嗣單薄,三代都是單傳,林如海彆說兄弟了,連個堂兄弟都沒有,黛玉更是林家這幾代一來,第一位姑娘,再看看賈敏這邊,人家是出了名的子孫興旺,賈敏的母親就生了二子一女,更彆說庶出的兄弟姊妹了。

當初林如海與賈敏成婚七年,才生下長子林瑜,後來府中多年沒有消息,不知求了多少神拜了多少佛,令人沒想到的是,傳出好消息的竟然是賈敏。黛玉一出生,林如海喜不自勝,畢竟也是兒女雙全,比起曆代先祖,不知強了多少去。

“唉,”賈敏突然歎了一口氣,道:“咱們家原本在蘇州,官做得好好的,聖上偏又點了老爺做鹽政,才來揚州多久啊,就出了這樣的事,我瞧著老爺這幾日過的也不好,隻求任期快快到了,老爺調到彆處去就好了。”

“不如,太太去給京城的兩位舅老爺去封信,請他們在京中走動走動?”龐三家的提議道。

“你是我從娘家陪嫁過來的,難道還不知道?大哥是個混吝子,根本就不能理事,二哥哥或許能幫忙,但是他也隻是個五品官,便是幫點小忙,也是看在從前爹爹跟祖父的麵子上,”賈敏支著腦袋,自顧自地說道:“老爺這事兒,除非是能在禦前說得上話的人,更何況我瞧著老爺未必有這個意思。”

其實賈敏更想說的是兩位哥哥沒這個能力,但是畢竟是自己娘家,賈敏也不好多說些什麼。

龐三家的連忙岔開話題,從衣袖裡抽出一疊絹花請帖,笑道:“這些都是官府太太、鄉紳夫人送來的請帖,說是請您跟姑娘去賞花聽曲的。”

“江南就這點好處,園林風景比京城要好一些,”賈敏翻了幾張看了一下,隻是一點興趣都沒有,揉了揉太陽穴,道:“這幾日我與玉兒都病著,實在沒了興致去賞什麼花,你都替我回了吧。”

龐三家的連忙答應了,又見賈敏頻頻往裡間探望,想著她心中也是牽掛著小主子,便問道:“王婆子疏忽,太太已經把她趕了回去,隻是姑娘身邊也離不得人,太太打算安排誰來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