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說起甄家,在林如海看來……(1 / 2)

說起甄家,在林如海看來,不過是暴發戶的作態罷了,祖上不過是皇帝潛邸時的家生子,後來甄老太太做了皇帝的奶娘,前任甄家家主是皇帝的伴讀,占了這些人情,甄家霸占江寧織造的職務近三十年,期間更是幾度兼任兩淮巡鹽監察禦使,極受皇帝寵信,即便是知道甄家執政期間,鹽務虧空極大,皇帝也沒有責罰,隻是派了林如海過去收拾爛攤子。

林如海現在也是左右為難得很,畢竟皇帝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要多收些銀子上來,而若是逼得太過,甄家,以及甄家背後的那些大人物們怎麼肯,畢竟,誰願意把吃進去的東西吐出來。

不過好在甄家也知道林如海所來為何,也不敢太駁了林如海的麵子,所以林如海在揚州這一兩年也十分順利,政績很是可觀,按照慣例,巡鹽禦史一般都是一年一任,現在朝廷應該會召回林如海了,這燙手的山芋林如海是一刻也不想再接下去了,隻是不知遠在京城的林瑜現在如何了,算算日子,也快到了科考的時候了吧?

且說賈雨村在林府當著老師,雖然與他心中的預期有些差彆,但是林家的待遇極好,他剛開始也隻是一介潦倒舉子,儘管後麵做官有了些積蓄,畢竟還有一大家子要養,手頭上並不寬裕,到林家就好多了,吃穿用度都是上等不說,束脩也很是可觀。

在教學過程中,賈雨村漸漸發現他這位女學生是個極其聰慧的,一點即通,索性便把四書五經一類的文章拿出來,一麵教學,一麵權當自己複習。

這日,賈雨村正檢查黛玉功課,簪花小楷的字體,儘管黛玉年紀尚小,腕力不足,但是也是極為娟秀的,可見用了心思。但是又一次見到黛玉把‘敏’字少寫一筆,不免引起注意來,畢竟黛玉不是個蠢的,字認錯就算了,還念錯了,想必其中定有緣故。

按下心中疑惑,賈雨村捋了捋胡子,點評了幾句,說出黛玉的不足,又拿筆親做示範,圈出幾個字,道:“這幾個回去再練二十遍,明日再講《鹽鐵論》。”

黛玉點點頭,屈膝行了一禮,“是,先生。”

雪雀收拾著東西,雪雁拿來一個薑黃鬥篷給黛玉披上,已經是下課了,台階下早等候著一個小廝,眼睛隻往下再看,畢竟黛玉是女眷,按照規矩,這裡並不是他們能夠進來的。

賈雨村知道那是林如海身邊的人,方才就等候在這裡,想必是有什麼事情,便開口把人喚到跟前,開口詢問。

那小廝滿臉的喜氣,拱手答道:“方才京中來人傳報,說大爺中了,會試第六名,老爺讓明後天擺兩桌小宴,請先生過去坐坐,太太還說要替姑娘請兩天假呢。”

賈雨村聽了這話,一時有些愕然,隨即便說道:“這倒是件大喜事,明日定去赴宴。”

可不是件大喜事嗎,少年中舉本就少見,像林瑜這般的更是少數,就算是童生,還有多少人在這個位置上白了頭的。

儘管林如海自己就是科舉出身,為了表示自己是過來人,見過世麵,表麵上並沒有太過歡喜,便是當天得知消息時,還裝模做樣的拿了本書掩飾著,搖了搖頭,道:“子不如父啊。”想當初他可是探花郎來著,那可是一甲第三名。

相較於林如海的淡定,賈敏倒是十分激動,想當初她父親賈代善十分希望家裡能出以為讀書人,但是就算是‘酷喜讀書’的賈政,賈代善至死也沒等到他中舉的那一天。如今自己的兒子少年登科,在勳貴家中更是少見。

賈敏大喜過望,十分闊綽地打發走了報信的衙役,又拿錢去大明寺還願,捐香火錢。第二日就開始張羅著擺瓊林宴,儘管隻在家中擺了幾桌,但是過來的都是揚州城數一數二的人物。

林如海舉杯與人閒聊,宋知府挺著一個大肚子,笑道:“還是林老弟教子有方啊,像我家那幾個,若是有你家哥兒的一半,那做夢都要笑醒了。”

左邊的通判大人也開口附和,言語裡又有意無意地問起林瑜的情況,隱隱有結親之意,而女眷這邊更加明顯,詢問起林瑜的生辰八字,家中或親戚家有合適的閨女雲雲。麵對官眷們的阿諛奉承,賈敏倒是顯得十分沉得住,都怪自家豬崽子太優秀,外麵白菜都主動惦記上了。

這夫妻倆都是人精,麵對這種場合還是綽綽有餘的。林如海才與幾位大人感歎完當年的科舉,眼角忽而就瞥見了人群中談笑風生的賈雨村,見連宋知府都在那邊捋著胡子,一邊不住地點頭,似乎很是讚賞。

見到這種場景,林如海對賈雨村不禁有了幾分另眼相看,左右逢源,倒是個混官場的人物啊,不過此刻的賈雨村隻是一個有著進士身份的教書先生而已,也算不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