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家本與我娘家是舊交,且他家大姑娘嫁給了西寧郡王,宮裡的甄貴妃又是他親姐姐,這樣的家世,他家的姑娘也不愁嫁,”賈敏想了想,道:“隻是他家的二姑娘隻比玉兒大了五歲歲,今年也不過十一二歲,年紀如何相配?”
“左右咱們與柳家的婚事已經透露出去,想來甄大人也應該歇了這份心思。”林如海想了想,道。
賈敏想了想,也是這話,依著甄家的家世,他們家的女兒也不愁嫁,隨即便把這事丟開了,又拿出一份禮單,道:“這次咱們回京,聽老爺之前的意思,以後許是要長留在京城了,少不得要各方打點一下,隻是老爺的位置尷尬,之前瑜哥兒進京就帶去了不少厚禮,咱們這會子再準備一份,是不是太過了些?那些言官禦史還不知道怎麼編排呢。”
林如海想了想,道:“雖說朝廷禁止京官結交外官,但是私下裡多多少少都有些往來,不過是借個由頭罷了,這次回京述職,想來是不必回來的,東西多些也無妨,都按照舊例來吧這邊置辦的產業,該賣的就賣了,下人們願意跟著去的就一塊去,不願意背井離鄉的,就給幾兩銀子,打發了吧。”
賈敏也是這麼想的,看著手裡的單子,又想起了什麼,問道:“這幾日都顧著哥兒的事,玉兒的學裡已經放了好些假,這馬上又要往京城去了,是讓賈先生繼續教著,還是到那邊再尋一位先生呢。”
聽到妻子突然提起賈雨村來,林如海變得慎重起來,道:“賈先生的學問倒是不錯,談吐不俗,玉兒跟著他,也能長些見識,不過此人並非池中之物,隻怕心中早有成算,另找先生一事,倒是不急。”
賈敏聽林如海這麼評價,不免有些好奇,問道:“老爺怎麼這麼說?”
“今日席麵上,我與幾位同僚閒聊,就看見賈先生與宋知州交談,說的俱是些從前官場上的一些門道,講得頭頭是道。”林如海眯了眯眼,道:“夫人有所不知,近來朝廷有起複舊員之意,不少人都在各處尋門路。”
賈敏一下子就想到了,但是又覺得有些好笑,道:“老爺也是說笑了,若是賈先生有這意思,怎麼不求到老爺跟前去,巴巴兒地繞這麼大個圈子。”
林如海沒有解釋,的確,這種事賈雨村找自己最是名正言順,但是賈雨村一直憋到現在都沒開口,這才是讓林如海最慎重的地方。
賈敏才不會關心這些有的沒的,整理了一下賬本,不由得感歎道:“這一轉眼,咱們都離京多少年了,當初瑜哥兒才那麼點大。”
林如海走了過去,摟著妻子的肩膀,說道:“這次過去,咱們一家子也就團圓了,好日子自然是在後麵的。”
事情都已經安排妥當,夫妻倆安然睡去,一宿無話。
翰林院的選拔已經結束,的虧林如海四處拜訪的好處,林瑜考中庶吉士,在翰林院行走。事情已經定了下來,林瑜少不得關注起家裡的事來,林如海早就打發了人過來,打掃院落,直到現在林瑜才有時間過來看看。
看著這個與榮國府差不多大的宅邸,林瑜不禁有些疑惑,他可是記得在原著裡,雖然沒有明說林家有多少家產,但是黛玉卻常說自己一草一木都是賈家的,光是眼前的著一座宅子就值多少錢了呀。
林家祖上本是列侯出身,住的也是皇帝禦賜的宅邸,到了林如海這一代,林家的爵位雖然沒了,但是林家依舊是貴族,還可以使用侯爵後人的身份,依舊是可以住在這裡的,林瑜的後代依舊如此。林瑜默默地給祖宗牌位上了一炷香,看著一層一層,擺放的整整齊齊的牌位,不免有些感歎,前世林家隻剩黛玉一個姑娘家,相當於後繼無人,這宅子自然是要被收回去的。他的到來,應該會讓這一切都不一樣吧?林瑜默默地想著。
管家林忠捧著幾個單子走了進來,給林瑜彙報工作,他是林如海身邊的老人了,管家什麼的雜事最是熟練,簡簡單單幾句便把當前的情況說了清楚,“大爺,如今宅子裡裡外外都已經打掃了一遍,主屋東院也按照老爺太太的喜好布置了,另外還有花園,多年沒住人,補栽了一些花花草草,還有各類雜物,請大爺過目。”
林瑜看了看,沒什麼差錯,林家人少,再加上黛玉年紀小,還跟著賈敏住,實在是住不了那麼多屋子,不用全部翻新,等日後再慢慢修整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