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莫過了十來日,還真被林福找到了這麼一個合適的人,說起來賈敏也是認識的。柳嬤嬤在宮裡幾十年了,從最低等的宮女開始,一步步升做六局女官,幾乎輪流當個遍,宮裡一向都是吃人的地方,柳嬤嬤這麼多年能平安無恙,足以見得其心機本領。
賈敏幼時,賈代善還在,賈府又頗受聖恩,所以賈母也曾帶她出入宮廷,那時就見過時任宮膳局副手的柳嬤嬤幾次,知道來的嬤嬤是自己相熟的柳嬤嬤時,賈敏還頗有些意外。
黛玉沒去過皇宮,知道母親要為自己請的嬤嬤是從宮裡出來的時候,怕是有些嚴厲,難免有些緊張,跟在賈敏身邊,不複往常的歡喜摸樣,一句話也不肯多說。
跟想象中的一樣,柳嬤嬤大概有個五六十歲的年紀,頭發銀灰,但是卻梳得整整齊齊,用一根鏨銀扁方綰著,顯得整個人十分精神,四方臉,眼神和善,穿著一件藏藍色織錦長袍,十分素淨。
柳嬤嬤照著宮裡的規矩給賈敏行禮,還未行完,賈敏連忙上前將人扶了起來,笑道:“下人來說時,我還以為是同名同姓的人,沒想到還真是嬤嬤您。”
“奴婢也是聽說,鹽政大人府上要請一位教養嬤嬤,仔細一想,可不就是夫人府上,所以就腆著老臉過來了。”柳嬤嬤笑道。
“嬤嬤能來,我求之不得呢,”賈敏連忙說著,轉身就把黛玉喚至跟前,道:“這是我的丫頭,快,給嬤嬤見禮。”
黛玉走上前去,做了十分的準備,微微屈膝,行了一個標準的福禮。
柳嬤嬤十分滿意的點點頭,把黛玉扶起,轉身對賈敏笑道:“太太年輕時常出入宮廷,宮裡的貴人們也是常誇的,您的孩子能差到哪裡去?”
賈敏笑著請柳嬤嬤坐下喝了茶,屋子和使喚的下人是早就準備好了的。交談之中,柳嬤嬤也知道了賈敏的意思,對黛玉並沒有太多苛責。
第二日一早,吃過早飯,柳嬤嬤就在賈敏後院開始教學,其實規矩禮數這些,大家小姐們從小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習慣,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包括走路、微笑、說話這些,柳嬤嬤也不過是提點一下而已,一上午就教了幾個行禮的姿勢以及走路的標準。黛玉本就不差,糾正幾個細節之後,跟著柳嬤嬤的樣子學,便已經很像樣了。
柳嬤嬤深諳勞逸結合的道理,中午吃過午飯之後,便去了後麵花園裡,早春的花最是明豔,柳嬤嬤就地取材,教導黛玉插花的門道,比如鮮花的選擇、色彩搭配、還有花瓶的選擇等等,時不時拿出宮裡娘娘插花的例子。
對此,黛玉倒是有自己的喜好,幾支光禿禿的花簡單一擺,平白生出幾分禪意,還有些小小的花,黛玉緊緊地插成一團,顯得十分可愛。
學生聰明,老師教得也十分輕鬆,短短幾日的教導,已經很有成效了,起碼黛玉不會整日窩在屋子裡看書發呆,漸漸開朗大方起來,賈敏還是很滿意的,有空就拉著柳嬤嬤說會兒話。
柳嬤嬤這幾年都在王公貴族後宅裡做教養嬤嬤,知道不少權宦貴胄複雜隱秘的關係,閒暇之餘,也會說給賈敏聽,這倒是讓賈敏受益不淺,她長久不在京城走動,幼時要好的手帕交,也都跟她一樣,隨著丈夫去了外任,就算在京城的,許久不見,有些生疏,經柳嬤嬤提點,心裡多少也有些數。
柳嬤嬤到底年紀大了,精力難免不足,所以禮儀小課程每五日就休息一天,正好賈母那邊派人過來請,賈敏就帶著黛玉上門。
賈母院子裡的人,賈敏都是相熟的,直接就去了賈母院落,穿過抄手遊廊,從垂花門進去,就到了賈母的正屋,門口三五個小丫頭見人來了,忙去裡麵通報,又爭著打起簾子。
賈敏牽著黛玉的手走了進去,就見屋子裡烏泱泱的全是人,賈母坐在正中上首的寶座上,見她們來了,笑著招手讓人過來。
黛玉跟著賈敏與眾人見過禮,便走到賈母身邊坐了下來,掃了一眼,屋子裡都是認識的,王夫人邢夫人鳳姐都在這裡湊趣,在稍間玩耍的幾個姑娘們都出來給賈敏請安。
卻見王夫人下首坐著一位身穿栗色紋樣緞麵鑲邊圓領對襟褂子,底下穿著象牙色馬麵裙,頭上插著兩根翠玉簪子並牡丹樣式的嵌紅寶石金冠的中年婦人,眉眼倒是與王夫人有些相似,卻要比王夫人年輕些,賈敏心裡大概有個數。
王夫人開口介紹道:“這是我娘家親妹子,帶著孩子來了京城,現在家裡住著呢。”
賈敏笑著點了點頭,便沒有了下文。
賈母招招手,讓丫頭們奉茶,倒是黛玉先給薛太太行了一禮,才在賈敏身邊的蓮花凳上坐下。
這麼落落大方的舉止,賈母都看在眼裡,十分滿意地點了點頭,笑著問道:“前些日子聽說你在給林丫頭找教養嬤嬤,怎麼也不上門問問我?如今這個找的是誰?”
“一點小事,哪裡要勞煩母親,”賈敏笑了笑,說道:“從前在尚食局、尚衣局都呆過的柳嬤嬤,母親可還記得?之前在宮裡老太妃那兒還見過呢。”
“哦,原來是她,”賈母想起來了,拍手笑道:“一晃這麼多年過去了,她都已經出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