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瑾 這世上有些人,正像空中的雲彩,……(2 / 2)

萬裡無期 摸魚籽 3671 字 10個月前

“回母後,承瑾心念皇弟,一直不得機會來看看,如若貿然過來,隻怕是叨擾了母後,可這幾日實在擔憂得緊,所以才這個時候過來,還望母後不要怪罪。”

“好孩子,快起來吧。”王皇後忙向前走出幾步,扶起白承瑾。

“宮裡的孩子就是這樣,旁的都暫且不說,就是這一口子腔調,過了多少年也改不了。前些日子我見了擎珹,也是這樣。”

王皇後身邊的一個侍女也正立在一旁,說道:“宮裡的孩子都老成,二皇子還好呢,那大皇子總是板著一張臉,怪嚇人的。”

王皇後偏過頭,伸出食指抵在嘴邊,囑咐道:“可不許這樣說,兩個孩子,無論是哪個聽了都不會高興的。”

“是。”侍女聞言,趕忙退卻一旁。

此次探望,倒真給承瑾帶了許多好處,先是父皇注意到他,開始有意培養,皇後宮裡也賞賜了許多物件。

除卻這些個,自然也生出許多非議,白承瑾是皇帝的兒子,不會有什麼,他的母妃陳婕妤就不同了,受了好些的欺負。

但承瑾每日都要去學書,很少有知曉的時候,是後來冬日發覺宮裡的煤灰少了許多,母妃的一雙手上都生出許多凍瘡,才為白承瑾所了解事情全貌。

有了這樣的事情,小承瑾再是想,也對王皇後同白執瑜歡喜不起來了。

可那已然是他小的時候了,後來的承瑾,不單是善待王皇後,還一直處處照顧著執瑜。

縱是如此,他還是失了母妃,母妃一直教導他善良,良善著,良善著,連自己的母妃都未能保住。

念及此,便緊緊依偎在牆邊,前麵是道路,牆也隻能擋住一麵,可此時這便是他最安全的所在了。

他若是不必帶著執瑜,前時也不會去莊子裡找牛,執瑜若是無他,早早在路上被金淑檸派遣來的刺客抓走,亦或是因病逝世了吧。

思緒真到了此處,身上越是生熱,頭也沉沉垂在一邊,像有無數隻灼熱的小手扯著五臟六腑,教他不許這樣想。

古語常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怎麼自己不僅對執瑜惡語相向,心中更是諸多不平,做哥哥的不願意再這樣思慮下去,尚存的微薄理智也是不許的,可生為人的那一部分是忍不住的。

執瑜,還是快走吧……

正是這般想著,周圍漸漸沉寂下來時,抬眼迷迷糊糊中,再看不見熟悉的矮小身影時,才會覺著心痛,到底是走了,也好,一個病人,拖著一個將死之人,能有什麼出路呢。

思緒停滯在這一處,漸漸這世間在他眼中都沉下去,很快便什麼也看不見,摸不著,聽不見了。

執瑜豈是那等能拋下哥哥自己尋找出路的人。他直奔向鄉裡,冷風幾乎是叫囂著剮他脆弱的發著熱的肌膚。

白執瑜絲毫不在乎,甚至於是想著,風這樣吹拂著,正好能讓自己清醒些,哥哥的慘狀十足地驚醒了小王爺的美夢。

白執瑜早已經不是錦城中悠閒享福的小王爺了。

人初生時,什麼也不曾學習,什麼也不會,就會逃避與麻痹自身。

可如今偏要將他整個整個撕碎了,放在地上踩上幾腳。知道痛徹的感受,才會想到要去逃,逃著逃著,發覺所有的路都走過了,稍有些希望的狹縫都堵死了,尚才知曉逃跑本是無意義的。

他從來不曾跑得這樣快過,連哭也不敢哭,蒙上臉麵,徹夜挨家挨戶敲開門,從來未見過這麼多的愛莫能助,疾言厲色,或是……

這一生,於執瑜而言,或是太順意了些,總以為不論如何,都能有人施以援手。

他竟也會請求,從來不曾感謝過的上天……

白執瑜奔走著,忽然跌倒在地,泥沙染上他的衣服,仿佛是在警示他,如今這個時候,反而身著深色衣袍,要好得多。

好在,我們白執瑜最是聽勸聽話之人,之後很久,都不曾穿過一身雪色長袍,連玉佩銀器,都很少再佩戴。

他就是想戴,也不知道去何處買,給多少銅錢才合適,看不出是假的還是仿造的。更不必說,他們這樣身份的人,穿金戴銀的,過於惹眼,容易招引官兵。

天蒙蒙亮時,不知怎的,他通身的毛病竟好了許多。

不過倒也不壞。

此後白執瑜便再不敢生病。

家國都已然分崩離析,哪還敢稍稍顯現出弱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