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章 買牛(1 / 2)

豐收記 盈盈一脫 3693 字 10個月前

錦源回憶過往,隻覺已是一片雲煙,模模糊糊似乎有些場景,若要細想卻也難以連綴成可以講述出口的故事。

錦源一聲歎息說:“那時候是外祖父教我,聽母親說他老人家於算學一道很在行。後來全家逃難,活著已是萬幸,父親雖然自己頗有學識,可哪裡還有心思教我讀書。”

豐收問:“那外祖父呢?”

錦源搖頭:“不記得了。”

豐收沉默,這麼多年過去,外祖父想必也已不在人世了,再說下去徒惹錦源傷心。

正不知道換什麼話題,麵前出現一片用圍欄圈起的空地,放眼望去裡麵是各色各樣的牛、馬、驢子等牲畜等待售賣。豐收忙拉錦源道:“那邊好熱鬨啊,我們也過去瞧瞧吧。”

圍欄內人來人往,賣家站在自己的牲畜旁邊誇耀講解,買家三五成群的來回相看,還有專業幫人相看牛經紀穿梭人群中很熟練地查看品相,幫買家說價。

當然也不乏豐收這樣看熱鬨的,這些人臉上都掛著逛動物園的快樂笑容,看人家做買賣或成或敗,瞧得津津有味。

正好有人成交,豐收忙竄過去瞧人家的買賣價格,等她看到那個買家掏出兩塊亮閃閃的雪花紋銀時,豐收嘴巴都張圓了,她搖晃著身邊的錦源問:“那是多少錢呀?”

錦源看了看,估摸著說:“少說得有十兩。”

豐收臉上不由自主的就露出欽羨的神色,登時覺得能在此買牛的人都是比她富有的有錢人。想到這一頭牛就要花掉她跟錦源手裡的全部積蓄,頓時就覺得眼前的事甚是索然無味,便拉著錦源道:“咱們走吧。”

兩人剛準備離開,路過幾人圍著一大一小兩頭牛吵吵嚷嚷,又忍不住停下腳步看熱鬨。原來那買家已是相中了那頭母牛,可卻覺得小牛瘦弱,不肯一起買去。而那個賣家不願將小牛單獨留下,堅持要買家一起買走才肯賣大牛。

賣家道:“這頭小牛兩吊錢給你已經很便宜了,它就是瘦小點也值這個價。牽回去養兩天也就肥了!”

買家道:“有那個錢養肥它,早還不如買一頭好的小牛犢呢。這麼瘦,隻怕它有什麼毛病哦!我就要大牛,又不是不給你錢,哪那麼多話。”

豐收和錦源說起悄悄話:“小牛都賣多少錢呀?”

錦源答道:“一般三吊半,或則四吊錢。”

豐收又問:“你覺得這個小牛有什麼毛病嗎?”

錦源沒有立刻回答,反倒是上前認真地相看起小牛的情況,他看了牛眼睛、上手摸了摸小牛的皮毛、甚至連地上的牛糞他也俯下身觀察了一陣。最後他點點頭起身對那兩人說:“不如這小牛賣給我。”

買家當即同意:“好啊,兩吊錢你拿走咯。”那個賣家倒不樂意了:“那不行,你買了大牛小牛才便宜繞給你的,旁人買得多加半吊錢。”

這一句話倆人又掐起來了,買家道:“你這個人怎麼這麼多事,不講道理。”賣家道:“我的牛願意怎麼賣就怎麼賣,哪輪得到你幫我做主了?”買家道:“哦——我知道了,一準是你看這小病牛坑不到我,故意找兩個托來騙我,引得我以為你這牛好,掏這冤大頭的錢。”賣家道:“誰是病牛,你再胡說八道,我不賣你了!”

豐收被他倆逗得哭笑不得,上前笑道:“這還不容易,我們把兩吊錢給這位大哥,這位大哥再拿錢買下這兩頭牛。既然小牛是這位大哥的,他兩吊錢賣還給我們您也不必再管了,對吧?”

如此這般一番折騰,這才拉上了小牛的韁繩牽著走了。已經走遠了,還能聽見那兩人仍不知爭辯著什麼。

豐收長歎一口氣道:“人有時候真是容易鑽牛角尖,因為一語不順起了爭執,便必定要辯贏了對方才肯罷休。結果最後倒把自己的本心給迷往了,眼前隻有勝負了。”

錦源道:“旁人看著覺得可笑,但局中人一時未能體會得出。還好我們兩個從沒口角,凡事都是你敬我我敬你,有商有量的。”

豐收憋不住了,捂嘴偷笑吐槽他:“昨天才鬨得那樣,怎麼就忘了?”

錦源也笑了,他真將昨晚的事兒忘卻腦後了,嘴硬道:“這是不同的,昨兒那是一場誤會,都是武寶鬨的。更何況我們也沒起半句爭執,算不得。”

二人相視而笑,豐收忽然靈光一現,拍手笑道:“不如我們就給這頭小牛取名‘牛角尖’,以後日日念起它的名字,便提醒我們莫要爭執。”錦源自然點頭稱讚,“妙極!這便是陳員外所說防患於未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