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 鳩占鵲巢(2 / 2)

豐收記 盈盈一脫 3783 字 10個月前

這周慎與周瑾雖然外貌相似,都是秀麗儒雅的模樣,可品行卻大大的不同。他嘴上說著要代為轉交,可轉身就私自拆了信件偷看,要窺察他哥哥的私隱。

周子謙不幸幼時喪母,不過三歲時親生母親便因重病撒手人寰,獨留一個小孩兒哭哭啼啼在人世。無人主持中饋,又有幼子亟待撫育,不過半年光景周父便又續了弦。這位新夫人過門幾個月很快也有了身孕,這便誕下了周慎。

本來是娶繼室照顧長子,可很快又添了幼子,周父高興有加哪還記得他的長子是越發無人照顧了。

總還算天可憐見,小周瑾還是平平安安長到弱冠之年,模樣英挺,讀書也頗受先生讚譽,大有成才之兆。周父甚是寬慰,認為繼室將兒子照顧的很好,總在家裡講些孝順母親、兄弟和睦之類的話來給周瑾聽。

周瑾如今眼看著頗有出息,卻早被他繼母和兄弟嫉恨,明裡暗裡就是陷害排擠他。再加上做父親的如此糊塗,周瑾實在覺得在家裡無法待下去,正好他同窗好友溫翰飛知道他的窘境,這才薦他暫去赤霞村做個鄉村教師,避避家中閒氣。

這就是為什麼豐收當初問起他到赤霞村的情由時,他隻能苦笑的原因。

這次周子謙寄信給他好友溫翰飛托付赤霞村圖冊之事,本以為萬無一失,未曾想竟然又落在他這弟弟手中。

清明時節,惠風和暢,正是郊遊踏青的好天氣。

這樣好的春光讓王大人頗有雅興,作為名義上一縣所有莘莘學子的師長,他在這天親臨縣學,舉辦了一場關於春景的詩文交流會。

對於王大人的到來,縣學的學生們自然也都是積極響應,皆著錦服到場,不管擅長不擅長詩文的人都在縣學的小小後花園中大歌大詠讚美春天。

王大人坐在主座上,捋著胡子裝模作樣地欣賞學生們一份份雪花般呈送上來的詩稿。

看了幾篇詩稿後,王大人問身邊的縣學先生道:“我日前聽說學裡有一個學生,名叫溫翰飛的,頗有才學,今日可曾到了?”

那縣學先生忙打躬說道:“老爺,他今日尊他父親的吩咐,會老家祭祖去了,今日趕不及回來了,還望老爺容諒。”

王大人聽罷,沉默一陣也隻得說道:“回鄉祭祖自然重要,可見這溫翰飛是個重孝道的學子,甚好,甚好……”他笑著說好,那好的聲音卻是越說越低了。

原本他聽說溫翰飛的父親原是朝中大員,就對此人的稍有上心。現在有聽說他兄長也做了上官,自然要趁著機會誇讚一下他這位好門生,將來大家好聯絡感情,結果這一番情意撲空,他自然覺得興致缺缺。

武寶在旁邊隨侍,瞧見大老爺似乎興致不佳,忙上前請示道:“老爺,今日城外景色宜人,隻在縣學裡賞景拘了老爺的詩意,小人知道一極好的去處,不如老爺帶著諸位學子去那遊興一番。”

他這番話正中王大人的心意,當下一群人便隨著王大人的車駕,呼朋引伴,熱熱鬨鬨往城外去了。

武寶找的這個地方確實不錯,有水有樹有亭,綠草茵茵,鮮花朵朵,鳥語啾啾,一路上風光無限正是賞春景的好地方。

最妙的是此地還有佳人,三三兩兩,嫋嫋婷婷,歡聲笑語暢遊在花朵之間。人賞景,人亦是景,真是讓人賞心悅目。

武寶不光是知道好地方,就連出遊的一應遊具也替王大人帶得齊全,當下在亭內替王大人放好坐氈,擺上茶點,點好香爐,好供這些文人學子們在此好好的一展詩才。

踏青賞花姑娘們見如此大陣仗來了一群男人,便紛紛笑著掩麵避開去。隻是她們雖然走開,卻不走遠,仍是在附近逡巡,偷眼打量這些衣著光鮮的男子。

這些學子知道路人都朝他們這兒看,一個個都挺直了腰杆,爭著要顯得比同學挺拔些。遠看還真是養眼,一個個都光風霽月,風流瀟灑。

這群賞花賞青年學子的遊人中,有一青衣女子生得格外清秀端麗。身邊丫鬟替她打傘遮陽,那傘麵乃是上等綢緞製成,可見這女子家境優渥。

“那邊是些什麼人呐?”那女子素手芊芊朝亭中指去。

丫鬟小廝忙去打聽,回來稟報:“是大老爺帶著縣學裡的學子們踏青呢,聽說還要作詩哩!”

那女子的腳步突然住了,又回頭往亭中觀望。

這女子正是郭綠蘿。

她望著亭子裡的青年才俊們,心中不由得又想起父親說過的話。思慮過後,她也沒心情賞花玩景了,腳步不由得往那亭中靠去,躲在花陰下偷看亭內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