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家 秦蕭送王阿婆出了門,回……(2 / 2)

秦蕭試探地問。

“我不知道他的名字。”王阿婆見他失落,答應他,

“下次再見到他,我會告訴你的。”

王阿婆看向孩子們的目光總是那麼慈愛,像是能包容一切。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秦蕭逐漸適應了這裡的生活,他甚至還能帶著王暮跟其他小孩兒一塊兒扔石子。

王阿婆不賣包子了,在家幫著王朝打理城中的店鋪和鄉下的莊子。

對了,王阿婆將包子攤轉出去不久就帶著秦蕭他們搬了家,雖然從城中搬到了城郊,但院子比原來的的大了兩倍,而且離莊子近,人少也不會被打擾。

王朝和秦蕭空閒時會教王暮念書。

秦蕭認字,失憶之前明顯是讀過書的。

王暮就不一樣了,正是好玩的年紀,卻要耐著性子讀書寫字,很是憋屈。

不過,秦蕭雖讀書,但卻是不背的,一來他不喜歡背書,二來他對這種事情實在不感興趣。

王朝就不一樣了,他少年老成,又敏而好學,以後肯定是要像他爹一樣當官的。

而且好歹是官家出身,模樣長得也清俊,還有著同齡人沒有的穩重自持,頗受鄰居家的小姑娘的喜歡。

王阿婆那兒已經拒絕了好幾個上門來定親的媒婆了。

秦蕭看著王朝輕輕鬆鬆就背下拗口的文章經傳,心想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彆嘛。

“大哥以後是要當官嘛?”

秦蕭在一旁翻著一本晦澀難懂的書,簡直太晦澀了,實在不想看,隨口問道。

“這倒是不好說。阿父說過當官應為民著想。現在世道亂,當官也不一定是個好出路。”

秦蕭想起他父親的事,認同地點點頭。

“那阿父真是個好官。”

自從上了戶籍之後,秦蕭明麵上就成了王家二子,王蕭,所以隨著王朝喊王大人為阿父。

“是啊,為人民服務。”

王朝看著秦蕭寫在紙上龍飛鳳舞(潦草無比)的五個字一邊忍俊不禁,一邊卻也記在心上。

秦蕭看著低頭陷入沉思的王朝,他以後若是為官,定也是稱頌一方的好官。

他不知道今日的一番玩笑話,在王朝的心裡記了一輩子,他為官數十載,每當困乏之時。

王朝總會想到當年那個無憂無慮笑容燦爛的少年寫的五個字。

秦蕭自上次摔了之後,撿起了學過的舞蹈。

他穿越前就是舞蹈生,穿到這裡後如果有條件應該也係統的學過這裡的舞蹈。

秦蕭每日都會練一會兒,就當塑型和鍛煉身體了。王阿婆也樂意看他練,還讓王朝和王暮多跟他學學,鍛煉身體。

王朝:“我書還沒看完。”

王暮倒是挺感興趣,跟著他練“舞”。

秦蕭:我不會武功。

都說長兄如父,王阿婆年紀大了。王朝就是當家的。

這可是又當爹又當娘,買菜做飯洗衣樣樣都會,乾活時的麻利勁兒看的秦蕭好幾次忍不住嘖嘖稱奇。

相比之下,秦蕭就空閒多了,倒也不是都不乾,打掃衛生什麼的可都落到秦蕭和王暮身上了,還要時不時的讀書練字。

一次偶然,秦蕭還想起自己會彈琴,於是王朝過年時還特意送了一把琴給他。

秦蕭不由得拍了拍額頭,總感覺失憶後腦子不太好使。

由此,秦蕭平淡的日常生活又多了一項練琴。

晚飯。

秦蕭看著桌子上的燒雞和王阿婆特意給他包的包子,心想生活可真美好啊。

日子一天天的如流水般就過去了,平淡又充實。

又一年夏去東來,申城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雪。

聽說那欺負阿婆的無賴不知得罪了什麼人進去了,秦蕭心裡痛快不少。

其實就算沒有他,王阿婆也是不會吃虧的。

轉眼間,新院子裡老槐樹已經從蔥蔥綠葉變得蕭條,申城的人們也都換上了冬裝,王家原先在鄉下的莊子近年來也恢複的不錯,收益還可以。

逐步小康。

王阿婆雖然不再賣包子,但她依舊很喜歡做包子。

秦蕭總是能吃到各式各樣的包子。

莊子原本是王朝母親的嫁妝,後來母親過世,王大人又官務繁忙,王阿婆年齡大了管不了多少,就隻能交給王朝,王朝年齡雖小做事卻從不含糊。

王大人清廉,為人正直,不喜娶妾養奴,所以原先在家中生母走後一應大小事宜也多是王朝操辦,王阿婆在旁指點。

莊子靠南而南河經常泛濫,王朝便和阿婆商議讓他們改了營生,以手藝為主。時不時的還帶著秦蕭和王暮去莊子上視察。秦蕭每每都感歎了一下古人的智慧。

王阿婆自收了包子攤兒,便攬了廚房的活計,不許王朝再碰灶台,王朝拗不過她,便和秦蕭一個打下手一個燒地鍋,王暮幫不上忙就去兩個哥哥身邊湊熱鬨。

秦蕭看著眼前感覺溫馨及了,王朝也正看著他和王暮吵鬨,眼中儘是寵溺的笑意,王阿婆也一邊眼含笑意吵了王暮幾句一邊翻炒著鍋中的菜。

秦蕭心想,這就是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