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情 日常 閨秀的生活是簡單而枯……(1 / 2)

一世情日常

----閨秀的生活是簡單而枯燥的,每日每日重複著相同的軌跡

貴族如今剩下的主要是氣質了。父親大人在這方麵絕對是有點吹毛求疵的感覺。貴族的少女不光要儀態端莊,更要氣度出眾,沒有深厚的教育是絕對達不到的。

從她三歲半開始,嫻就每日學習了。父親大人要求嚴苛,她確實是懼怕的,但是上輩子可不是白給的,心性上的成熟占了很多便宜。

嫻的一天作息是極規律的。

天未亮即起身。此時惠子嬤嬤必然會送上一小碗蜂蜜讓她吃了。待梳洗妥當後,天色尚熹微。

穿整振袖要花上一個半時辰。和服的穿著講究極多。已婚的婦女,衣襟不必全部合攏,可以將靠頸部的地方敞開。但如果是未婚的姑娘,則須將衣襟全部合攏。和服的左襟和右襟的蓋法是有講究的。一般來說,穿時右襟領貼胸口,左襟領再蓋在右襟領上,此穿法稱為“右前”;反之則為“左前”。和服穿法,生人是“右前”。日本人認為死後的世界與生前相反,因此死者的穿法是“左前”。也有一說是日本人慣用右手,因此慣將刀在配在左腰間,若采用“左前”穿法,拔刀 時受左襟領影響,動作會不順暢。

和服的顏色上亦有禁忌。定桔黃色、深紅色、青色、深紫色分彆為皇太子、太上皇、天皇、和親王的禮服用色,限製他人使用。尤其深紅色和深紫色,更不準皇室以外的人使用。穿著和服時,非隆重儀式,一般不選用白色和紅色。因為白色代表神聖、純潔;紅色象征魔力。且不提種種禁忌規則,單是那百來條帶子普通人定然會忙個手忙腳亂的。不過自小穿起的嫻早就適應了,因此一步一步來並不慌亂。

束發偏簡單,除了一柄深紅色的珊瑚鏤花梳外,沒有多餘的飾品。整裝打點完畢天早已大亮了。

嫻在惠子嬤嬤的陪同下行至父親大人的書房給父親大人請安。父親大人生活自律到極致,從沒有一天晚起過,她雖替他覺得累,但心裡實在佩服父親大人對自己毫不鬆懈地約束。

接下來,就是按例去大夫人處拜訪。自然走的是菊代夫人的院子。菊代夫人每日必然會留她與茗江一同用飯。嫻也不推辭,何況菊代夫人處的早餐偏軟甜,合了嫻早上的喜好。

謝過夫人的款待後嫻則回院學習書道。字帖是父親大人布置下來的。這一寫就是兩個時辰。書法繪畫一道她有的是耐性,慢慢磨就好。毛筆字很難練。書法不是簡單的寫字,更講究心氣意勢之類。從手臂到手腕到運筆時筆尖與宣紙間的行走,心念力道若是能統一了字也就開始有光彩了。不過那都是後話了。最初習字那一竿狼毫筆懸腕而書,手肘與筆尖力道不調,下筆有心無力或是寫成墨豬都是常有的。

每每看到自己字形勻整卻筋骨不健的字,就會想到小椴姐姐那手帶著生澀稚嫩卻毫不掩飾淩厲氣勢的字。此時她就覺得有記憶的人確實在很多方麵都占便宜。但是往往心思雜念過多,看不清本心,反不如心思直白的人學字學得好了。不過嫻也不是輕易認輸的人,書寫之前必然安然靜坐一刻用以明心定氣,然後才是認認真真地下筆。

午餐在自己院內用。日式餐點生的較多。嫻不吃生,因此送到她處的食物一律是熟的。嫻吃得不多,總約吃八分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