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買一送一。(2 / 2)

這一千多個兵丁自然是不能帶進陳縣內城的,但也不適合放在郊外。陳國北部的陽夏,倒是一個好去處。

劉昀帶張遼前往府衙,當著他的麵,有條不紊地吩咐屬官,為那一千人做好安置。

府衙的空屋子很多,挑了一件采光好的作為張遼的“公房宿舍”,劉昀便帶著張遼四處走動,熟悉環境。

張遼卻似不習慣劉昀的厚待,幾近糾結,問出心底的疑問:“多謝世子……可是,世子如此摯誠,就不怕我是旁人派來的刺客?”

劉昀將公舍的印信丟給張遼,目含促狹:“帶著一千多個人質的刺客?”

張遼:“……”

沉默兩息,張遼仍然麵色嚴肅,“那一千個兵丁也可能是策應之人。”

劉昀亦肅容道:“社稷之臣,若因為一點可能有的危殆,就不敢用人,又如何濟人利物?”

驕陽灑落,為年輕的麵孔染上一層暖色。

“我願向文遠堪托死生,文遠可願信我?”

張遼微怔,握緊掌心的印信。

“願效犬馬之勞。”

……

考慮到張遼遠道而來,劉昀帶他逛完府衙,就讓他回屋舍休息。

劉昀回到王府,被門房告知——派往徐州的商隊回來了,商隊的負責人正在內堂等他。

摘下披風,交給隨侍,劉昀一邊往專屬自己的內堂走,一邊暗自歎氣。

太忙了,真的太忙了,這一天天的,就沒多少歇息的時候。哪怕找了許多人才為他分憂,這事還是一茬接一茬,最核心的部分總歸要經過他的手。要是什麼時候能找到一個萬能的內政負責人就好了,能省去許多事。

提起內政,劉昀就想到隔壁郡某個後世公認的內政大觸,心中打起了小九九。

荀彧應該就快辭官回鄉了……可惜諸葛亮今年隻有九歲,不然他也找個時間去南陽蹲點,把臥龍磨出山。

掀開內堂的竹簾,劉昀收起蕪雜的思緒,對著裡麵的人道:

“思長,你總算回來了。要是再不回來,我得派一支千人弩隊,把你從徐州搶回來。”

剛帶著商隊回來的呂修,臉上還帶著疲憊之色,聽到熟悉的聲音與熟悉的玩笑話,臉上綻開一個真實的笑意,起身行禮。

“世子還在陳地等我回話,我哪敢耽擱,一完成世子托付的事,就趕緊插著翅膀回來了。”

二人重新入座,各自敬酒。

“此行如何?”

呂修笑道:“世子讓人造的‘澡豆’,那些世家富戶都喜歡得緊,不僅買光了貨源,還要與我提前洽購下一批貨物。”

說完,呂修讓人抬來兩箱金銀與三箱器具。前者是這次賣貨所得,後者是在徐州各地市場買的小玩意。

劉昀隨意一瞥,便讓呂修抬回商行,回頭按照三七分賬。

這些黃白之物,並非此行的重點。

等到內堂所有人都退下,隻剩下劉昀和呂修二人,呂修這才從懷中取出一個皂囊,交給劉昀。

封繩被修長的指節拆開,象牙色的細帛落下,露出密且小的文字。

“徐州各勢力的牽纏,皆在其上。”

劉昀粗略掃完全部文字,將細帛收入匣中。

“走,‘珍饈閣’的膳夫利用屬地運來的珍珠蓮,做出了一道名為‘冰粉’的美食,”劉昀拍了拍呂修的肩,“據說清涼爽口,解熱消暑,快與我一塊去嘗嘗。”

吃完冰粉,又回府衙處理了一些事務,已至申時四刻,約莫現代的下午四點。

劉昀堅決不做加班人,到點就走。

第二天,下屬將張遼帶來的那一千兵丁做好統計,整理成冊,向劉昀彙報。

“……合計一千三百零五人。其中,三十歲以上五十歲以下,一千二百人;二十歲以上三十歲以下,八十九人;另有十六人,未滿二十。”

竟然有十六個兵丁是未成年。

劉昀立即道:“將那十六人的名冊給我。”

拿到名冊,劉昀逐字查看,意外地在上麵看到一個眼熟的名字。

高順。

……等等,是他想的那個高順嗎?

劉昀不由瞳孔地震。

在三國這段曆史的舞台上,曾經有個赫赫有名的角色叫呂布。而呂布的帳下,有一位勇猛的將領,所帶領的兵隊能以極快的速度攻克敵營,被時人稱為“陷陣營”。

這位將領,名字就叫作高順。

如果這位高順就是曆史上的那位高順……

劉昀闔上竹簡,滿腦子隻有一句話——

買一送一,這次冒險收容一千流亡兵的選擇,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