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和九年 第二日臨近宵禁,荀崝的……(1 / 2)

欲上青雲 介觀 3260 字 10個月前

第二日臨近宵禁,荀崝的馬車才緩緩停在荀府前,家中仆人過來牽馬,風止扶荀崝下車。

想想上一次回來已數月有餘,光陰當真飛逝。荀崝邁步朝廳堂走去,鐘離韞見荀崝走來當即起身喚道:“崝兒,你回來了。”

“荀崝見過阿娘,阿耶。”

荀照並不多加言語,招手讓仆人上菜準備用飯。

鐘離韞拉住她的手左右端詳,眼底儘是疼惜之意,“崝兒,你近來消瘦不少,可是宮中事務太過繁重了?”

“是,不過宮中之事不敢懈怠。”

“阿娘明白,但也要保重身體。你阿耶今日吩咐中廚做了你愛吃的東西,待會可要多吃才是。”

荀崝頷首,這頓飯吃得極其沉鬱但又平常,除了鐘離韞與她說上幾句,荀照至始至終都未曾開口說過半句,不過正合她意。

用過晚膳,荀崝就以還有政務處理先行回屋,掌燈在前的雪衣頗為擔憂,故爾小心地道:“主人,今日的膳食應是沒宮中可口罷?覺著您吃得不甚儘興。”

風止順勢,“主人您聽,雪衣這說的什麼話,豈能與宮中作比呢?您罰她罷,該讓她長長記性。”

“風止,你!”

兩人的一唱一和令荀崝緊鎖的眉頭得到微微舒展,遂笑著附和,“風止所言不差,雪衣,罰你去拿畫像罷。”

“主人饒命!”雪衣可憐地喊道,畫像可是放在無人居住的院落,此時正逢月沒參橫,叫她如何敢去?

荀崝知曉風止不會放任雪衣不管,索性捂住耳朵不聽,不出所料,風止還是陪同雪衣前往那座院落取了畫像。

那人走得早,之後蒲家便把有關他的一切全數焚儘,唯恐睹物思人。但當時荀崝趁眾人不意,自己偷偷留下了這副畫像,原本也隻是欲為自己留個念想,不承想有了用武之地。

畫像被風止放至桌案上,兩幅畫像同時攤開,風止雪衣兩人端著燭台站在荀崝旁側,借著明亮的燭光,她細細對照,不肯放過一絲細枝末節。

雖已時過境遷,可畫卷上的人仍舊栩栩如生。這畫像作於哪天呢?似乎是那人剛拜了師父不久,因他阿娘讓他認真學習,他極不甘心又不敢違令,嘴巴翹到腮幫,樣子蠢笨好笑,於是就作了這幅他與他師父的畫像。

不知是天意還是巧合,兩幅畫像裡的師父麵容皆大相徑庭,隻有下嘴角那顆痣,無論大小或是位置,簡直如出一轍。

荀崝將畫像緩緩收起,心中似是明了。

*

寒食當天,才至平旦尹晗便翻身起來,杏圓聽見聲響作欠伸但卻懶得下榻,直到她自己捯飭完後才抓杏圓下去洗漱。

於屋中再次查看早已備好的東西,確認無誤方放入馬車。

幸得今日天朗氣清,不然遊春定然不快。

杏圓仿佛也被尹晗身上散出來的歡悅所沾染,跟著她跑前跑後不覺累。

待事情就緒,時辰也差不多了,尹晗拿出一個符合杏圓身形的小佩囊來,朝杏圓招手道:“杏圓,過來,給你個好東西。”佩囊上不僅紋了杏圓的名字,還繡了杏圓的樣子。

杏圓遠遠一看,發現了尹晗手裡的小佩囊,雖不情願,但還是罵罵咧咧地走過來任由她擺布。

“你這懶狸子不知又在罵些什麼,自己的吃食自己背,我不也自己背的麼?”尹晗把小佩囊交叉係在杏圓的背上,這樣更加穩當些,以免杏圓東竄西跳時掉落。

杏圓仍覺不服,又回了尹晗幾句喵喵叫。

一人一狸出門,馬車還沒走幾步,一輛輛彩車從車旁經過,車上有歌舞,車下有唱呼,遊行在前的人頻頻回顧,與其一同前行的人止不住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