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封景 屈雅靜把李想叫到……(2 / 2)

理想的風景 Tom_Riddle 6322 字 10個月前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一周,每個課間幾乎沒有離開過座位,提前寫完了一個月的數學作業,看完了兩本英文小說,沒有主動跟任何人說話。即使何誌新主動來找他也不予理睬。到了周五的下午,輪到他們組大掃除,李想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他提著洗好的拖把從衛生間緩慢的走回教室,看見門口一個女生背著書包有說有笑的拉著封景走向走廊那一端。

李想認出來那是汪蕙雯,她之前來找過幾次封景,都是一起吃飯,一起去玩之類的。多數時候封景是拒絕了。但這次封景選擇和汪蕙雯一起回家。這汪蕙雯也不是等閒之輩。她身為老師指派的學生會副主席,是後麵10月英語文化節活動的主要負責人。李想歎了口氣,“一文一景,這就是文景之治嗎。”看起來封景隻有對汪蕙雯才那樣溫和,有問必答而且沒有言語傷害。即使封景有時候做的有些過分,汪蕙雯也會一笑了之。女生之間的關係讓人捉摸不透。

下周一。

李想進入教室,發現自己的筆記本都被轉移到了封景的桌子上。

“封景,你乾嘛呢?”

“還用問?”

又是一個冰冷的反問句,屬於封景慣用的伎倆。李想現在已經發現例如“乾嘛?”“誰告訴你的”“有意思嗎?”這種問句並不是真正的想要得到答案,僅僅利用問句來增強語氣,宣泄情感罷了。按理說都該歸到廢話一類中。不,這不是普通的廢話,普通的廢話應該是人畜無害的“你好”、“謝謝”之類,像封景說的這些反問句屬於有害垃圾,具有放射性,可以穿透被害人的每一個細胞,而且滯留時間很長。需要用鉛製的容器謹慎封存然後沉到海底,以防泄露害人。但是看看封景的臉蛋吧,這樣漂亮的女生怎麼能說出這麼傷人的話呢。就算是核輻射,李想也認了。看著自己的筆記本碼在封景桌子上,李想還是感覺詫異。

“你的筆記記得不錯”

李想苦笑著說:“我筆記本都給你了,那我上課拿什麼記?”

封景則仿佛沒聽見一樣。

“我被她罵了嗎?沒有?”李想搞不懂封景這句話什麼意思。

“算了,你願意看就給你看吧。你打算借到什麼時候?”

“你彆急啊”封景的腳踩了一下桌子,說著。

按照以往的經曆,李想知道,往往嘴上說著彆急彆急的人,心裡是最急的。這時候可不能言語刺激她。封景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扯出一張4開素描紙,開始在上麵用鉛筆寫寫畫畫。一節課過去了,她完全沒有聽課,素描紙上出現了一個初具雛形的思維導圖。李想定睛一瞧,發現封景把自己十幾頁的筆記內容整合在了一張圖裡。

下一節課上到一半的時候,封景突然遞過來一個筆記本,李想看到封景把桌子上的4開素描紙折疊起來放進桌洞,又扯出一張新的紙。“大概這個筆記本上的內容她已經抄完了。不對,這可是我記了一個多月的筆記啊,就算是照著抄也不會這麼快,何況還要轉化並整合在一張思維導圖裡。這得是什麼樣的思維速度啊。”李想下意識的看了看封景,她好像根本筆尖不離開紙張,寫的全是標準的行楷。

到了放學前夕,封景用完了一疊4開素描紙,李想的筆記本也都回到了他自己的桌洞裡。鈴聲一響,封景把8張大紙掏出來要撕毀。

李想趕忙上去攔她:“誒,彆撕了啊。”

封景猶豫了一下,轉頭看著李想:“怎麼,你要留著用來疊紙飛機?這種紙不行,飛不起來。”

“不是,筆記記了是要看的啊,你今天剛寫完就撕了,考前忘了不看一看嗎?”

“但是我已經記住了啊。”封景認真的說。

“這麼快,不會忘嗎?”

“筆記不就是這麼用的嗎?要回過頭來看筆記說明記的時候沒有用心思考,隻要完全理解了知識自然就不會忘啊。”

“你真是太神了,這都能行。我看還有六張沒撕的,你不要的話我給你存著吧。”

“拿走”封景毫不猶豫。

李想拿過桌上的六張大素描紙,看著已經撕碎的兩張感歎道:“寫的這麼好,撕了就可惜了。”他背起書包正準備離開,封景拽住他的袖子“彆走。”

“?什麼意思”

“今天我用了你的筆記,我就欠了你一個人情。這叫人情世故,懂嗎?”

李想完全聽不出來這句話有絲毫人情味在裡麵。不過封景有感恩之心,倒是一個好兆頭。

“我看這裡沒有人情,都是事故”

“少囉嗦,想吃啥我給你買。”

看來不接受她的好意是過不了這一關了。李想正在思索,這時教室前門開了。

“封景!”汪蕙雯從門外閃身進來,“誒,你是她的同桌李想?封景之前換了n個同桌,都受不了她,你覺得行嗎?”

封景立刻說:“彆提了,煩不煩”

李想:“還…行吧”

汪蕙雯歪著頭衝李想笑一下,然後挽起封景的手,“一塊走吧。”

封景掙開汪蕙雯的手:“我今天欠他一個人情,正在考慮怎麼辦。”

汪蕙雯:“害,我幫你還了吧。走一起去喝奶茶吧,我請客。”

封景:“你又犯奶茶癮了吧。”

“年輕的時候不享受美好,等到老了後悔可來不及哦。”

李想:“我都行,封景你看怎麼樣,要不就一起走吧。”

汪蕙雯開心地跑在前頭,封景默不作聲,收拾好東西跟在兩人後麵。

2個人以上一起走,不讓人掉隊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走在最後,這樣隻要自己跟得上隊伍那麼就不會有人掉隊。李想回頭看了看封景,主動停下讓她走到前麵和汪蕙雯在一起,自己走在最後。

封景經過的時候瞟了李想一眼:“你不走了?”

“不是,你走前麵比較好,我來斷後。”

封景沒有說話,繼續向前走。

汪蕙雯轉過身子張開雙臂擁抱封景,封景低頭把腦袋湊過去,汪蕙雯收緊手臂,把封景抱在懷裡。等紅燈的功夫,李想趕了上來,汪蕙雯問封景:“誒,我記得這邊有個麥當勞在胡同裡,現在怎麼變成麵對大街的了?

封景:“不知道,你問問李想吧。”

“李想,你說為啥那個麥當勞變位置了?”

“你想要知道這個嗎”

“嗯,你說說看。”

在彆人問問題前一定要詢問一遍確認對方的問題,也確認對方是否真的想要問。之前經曆了太多次彆人並不想真的了解相關知識,隻是禮貌性的問,自己卻自顧自的講了一大串,當反應過來彆人根本沒有在聽,就十分尷尬。即使回答,也要先做簡短的回答。

“你說的那個胡同,其實是正在施工的地鐵站。”

“原來是地鐵站嗎?那後來呢?”

當提問者追問的時候,結合當時場景和對方的表情、語氣,就可以適當繼續說下去。

“正在施工的地鐵站周圍會豎起很高的圍欄,擋住了麥當勞麵向大街的那一麵,形成狹小的胡同。現在地鐵站修建完成了,圍欄拆掉,就露出來原本的店麵。”

不等李想說完,汪蕙雯就點著頭說道。“原來是這樣的啊,你好厲害,我還真沒想到。話說那個……”

果然,她應付了兩句就轉移話題了。當你把事情解釋清楚,對方常常不仔細聽,從而浪費你的時間和精力。不過即便是這樣,李想在原則上也要儘量認真的回答彆人的問題。

進入奶茶店,三人麵對麵坐下。封景和汪蕙雯坐在一邊,李想坐在另一邊。李想轉身注意到後邊的書架上的書,仔細端詳著。封景則從書包裡拿出之前一直在看的書繼續看了起來。汪蕙雯拿著手機點了三杯奶茶,然後一直沒放下手機。李想拿了一本書也開始看。就這樣安靜的過了幾分鐘,奶茶好了,汪蕙雯戳了戳封景讓她去拿。封景放下書去拿來三杯奶茶。

李想和汪蕙雯才喝了兩口,封景用最快的速度喝完奶茶然後立刻拿起書繼續看,仿佛喝奶茶不是一種享受而是一個既定的任務一樣。“誒封景你慢點,彆嗆著。”汪蕙雯連忙說。

汪蕙雯問李想:“你覺得這家奶茶好喝嗎?”

還沒等李想開口,封景直接說:“有點過甜,冰不夠。”

不愧是封景,喝的這麼快的同時竟然還得出了評價。不過等一下,好像沒有問她就直接搶答了。難道她認為自己的感覺就是最標準的,其他人都應該認同。不過她的主觀憑什麼代表彆人的感受?

汪蕙雯身子靠向封景說:“下次咱們去彆家看看,我還知道好幾個奶茶店呢。”

封景放下書,認真地看著汪蕙雯:“你要少喝奶茶,聽見了嗎?”

“好噠,這周隻喝了這一杯呢。”麵對封景的嚴肅辭令,汪蕙雯企圖萌混過關。

李想看的出來,汪蕙雯很喜歡這家奶茶店的口味,所以才會推薦三人來這裡。不過仔細想想,也不能排除幫助店家推廣的可能,比如拉來兩個新人自己可以獲得一些優惠券之類的。

“奶茶裡有很多香精和糖精,其中某些成分在人體內一個月都代謝不掉…”封景細細的給汪蕙雯講問什麼讓她少喝奶茶。

李想看著對麵兩人,搖了搖頭心裡想道:“香精糖精也不如她們人精啊”

一直在看手機的汪蕙雯突然喊:“班主任剛剛發消息說學校要開運動會了,封景你準備報名什麼項目啊?”

“1500米”

“啊?那不得累死。”汪蕙雯表示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