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開店 糟鵝掌(2 / 2)

但偏偏這糟鵝掌吃起來味道又最好,煮燉的軟糯脫骨,最近都有食客自己準備鵝掌拿過來,柳葉心裡記下,下次集市就糟好了再給他們帶過來,也不是免費的,攤子上的糟鵝掌五文錢一個,若是自己帶鵝掌過來,那每隻鵝掌就隻收兩文錢的加工費。

今日裡那孫二又過來了一趟,拿來了新鮮的牛肉三十斤,聽說是薑府裡現宰的小牛,吃起來最是鮮嫩,除了酬金三兩銀,還送了柳葉兩斤牛肉。

瞅瞅這血紅的紋理,柳葉抱著筐子樂的見牙不見眼,這個時代並不禁止殺牛,但也得有渠道才能買的著,而且牛肉的價錢就沒下過兩百文。

如今天冷了,牛肉在市麵上已經是尋不見了,沒想到這薑府還能在自家殺一頭小牛。

這次的牛肉數量偏多,柳葉便跟孫二約好了後日再去村裡找他,一切料理清楚,便跟著丁榮阿叔回家去了。

如今單丁榮和柳葉兩個人出來擺攤子,阿婆和柳年就在家裡,反正有丁榮陪著,阿婆心裡也沒什麼不放心的了。

等回到家裡,柳葉在路上熱出的汗已經風乾,這冷風再一吹可不涼嗖嗖的,趕忙跑到灶火旁取暖。

柳阿婆已經做好了飯食,白米粥配上炒菘菜,還有自家做的鹵肉,有葷有素滋味兒十足,丁榮一個大漢子,阿婆不許他少吃,一碗粥下去,又吃了三個雜麵餅子才飽。

丁榮阿叔已經在家裡幫了一個月的忙,柳葉和阿婆早就商量好了今日要給他結工資,按照鎮上力工的月錢,柳葉又給他添了一百文進去,正好五百文,實實在在的將近五斤的重量。

丁榮急的直撓頭,自己每個月隻來這裡做工半個月,每頓飯也都沒讓自己掏錢,如今還要帶這麼多錢回家去,打死也不能收下。

最後在阿婆要哭不哭的態度下還是收下了,不過也隻拿了三百文錢回家去,這也已經頂好了,要說他的全部家當也不夠兩百文的。

如今的已經到了十月底,再過些時日都要下雪了,天黑的特彆早,丁榮收了錢也沒有多敘話,急急忙忙的趕著日頭回家去了。

“阿婆!咱們來數數銀錢吧!”柳葉坐在炕上興頭衝衝,最近家裡為了過冬添置了好多東西,但是掙得也多了,那薑府也偶爾會讓自己做頓飯食,每次都是標準的三兩銀,都是做的精致的銀鈿子,他還沒舍得花呢。

自從踏入深秋時節以後,老天爺好像攢足了勁兒一般,三天一大下,兩天一小下,下過雨的路也泥濘不堪。

因著這天氣,柳葉的擺攤賺錢大計也被耽誤不少,好在前陣子攢了些錢,家裡糧食衣裳也夠,所以倒也不用很急,急也沒用不是。

那個時候他就跟阿婆說了在鎮上租鋪子的事兒,阿婆倒也不十分反對,隻是還要說再攢攢銀錢才是,準不能把家底兒掏空了租個鋪子,萬一出現點啥事他們也隻能去喝西北風了,況且冬日的西北風也不是那麼好喝的。

如今已經到了初冬,眼瞅著大雪將至,留給他們決定的時間也不多了。

最近的幾場集市,賣完了棗豆糕和鹵菜,柳葉和丁榮就經常趁著日頭沿街逛逛,買些雜貨菜蔬,順便打聽打聽租鋪子的事兒。

如今過了個把月,柳葉才打聽到一家合適的鋪子,離著鎮門不遠,正是他想要的前店後舍的格局,前麵的小鋪子不過二十多平米,原是個賣針頭線腦的雜貨鋪子,店主人年邁,這兩年身體不好,便想著去縣裡跟兒孫團圓去了,這老家賣了也不合適,總得落葉歸根不是,便想著先整個兒的租出去,用得著用不著的也好落兩個積攢。

這鋪子著實有些年頭了,且也不在主街,老翁本也沒有租高價的目的,前頭的鋪子加上後麵的三間房,便收柳葉每月五百文,一年起租。

這個價格確實也合適,柳葉一口答應下來,前幾日已經預付了一百文的定金,就等著下次去集市正式寫契了。

那老翁催的也緊,柳葉也不敢耽誤功夫了,銀子攤開來擺在炕桌上,其中還是銅錢居多,這幾日事忙,他還沒空去兌銀子。

經營的小攤子到現在也有了十三兩多,再加上給薑家代加工得來的三枚銀鈿子,這積蓄已然超過了二十兩銀。

對於薑家給的飯資,平日裡孫二去攤子上買吃食,該多少就是多少,柳葉一個子兒也沒多拿。關於代加工這一部分,三兩銀對農戶來說固然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但於有錢人,不過是他們一身衣裳的錢。

這薑家每開宴席,隻有更甚的,還在乎這三兩銀子,況且自己的這個手藝,經過了千八百年的沉澱,又改善了他們家小郎君的厭食,對於這三兩銀,他收的很是心安。